
你以為餐桌上的豆腐都是用黃豆、黑豆等「大豆」做的?其實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隱藏著一群身分特殊的「偽豆腐」!它們有著豆腐的外形、豆腐的口感,甚至連名字都帶著「豆腐」二字,但骨子裡卻是完全不同的原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偽豆腐的真面目。
第一重偽裝:雞蛋變身的「芙蓉豆腐」

在日式料理或家常菜中,常會看到質地細膩、口感滑順的「芙蓉豆腐」。它的名字和外形都與嫩豆腐極為相似,甚至比嫩豆腐更加軟嫩,入口即化。然而,芙蓉豆腐的靈魂成分其實是雞蛋!
芙蓉豆腐的製作方式類似蒸蛋,主要原料是雞蛋液、高湯(或水)、及少量的增稠劑,並透過蒸煮讓蛋液凝固成豆腐般的質地。享用芙蓉豆腐可以說是另類的「吃蛋」方式,就像在吃冷的蒸蛋。
第二重偽裝:魚漿製作的「魚豆腐」
當你在火鍋料或關東煮裡看到那些方方正正、帶著乳白色澤的「魚豆腐」時,是否曾誤以為它和板豆腐是親戚?事實上,魚豆腐的原料和豆腐完全沒關係。它的主要成分是魚漿,通常還會混合澱粉、水、鹽等,再經過加工塑形而成。
魚豆腐的出現,巧妙地結合了像豆腐的嫩滑口感和魚漿的鮮美,為不愛吃魚的小朋友提供了另一種攝取蛋白質的途徑,同時也豐富了火鍋料的選擇。
第三重偽裝:杏仁化身的「杏仁豆腐」

天熱時來碗冰涼的「杏仁豆腐」,它滑嫩的口感和獨特的杏仁香氣,總是可以讓人覺得暑氣全消。不過這個被稱為「豆腐」的甜點,其實也不含任何大豆成分。杏仁豆腐的主要原料是以杏仁(扁桃仁)研磨成的杏仁漿,再加入凝固劑(如洋菜粉、吉利丁)及糖製成。
杏仁豆腐的質地比傳統豆腐更為Q彈滑嫩,帶有濃郁的堅果香氣。它利用了凝固原理,讓杏仁漿呈現出豆腐般的固態外形,堪稱甜點界的高明「偽裝術」!
第四重偽裝:身分複雜的「百頁豆腐」
火鍋、滷味攤上的常客「百頁豆腐」,因其Q彈口感和層層分明的孔洞而廣受歡迎,但它也不屬於真正的豆腐。現代許多市售的百頁豆腐,主要原料都是大豆分離蛋白,也就是一種由黃豆提煉出的高純度蛋白質,再搭配大量的沙拉油(或其他植物油)、澱粉、水和調味料,經過塑形、加熱凝固而成。此外,它在吸收湯汁方面表現出色,是滷味和火鍋中的入味高手!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字整理:本文初稿為Roomie國際中文版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蔡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