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序進入盛夏,一顆顆表皮紅豔、飽滿圓潤的火龍果正等待品嚐,它不僅是外型討喜,營養價值也備受推崇。你對紅肉火龍果和白肉火龍果的了解有多少呢?它們在營養、味道和挑選上,究竟有什麼不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度了解這兩種火龍果!
火龍果的「身世」:它是仙人掌的果實

火龍果又稱為紅龍果、仙人掌果,因為其果實外形有如鱗片附在上面,酷似神話中的龍而得名。火龍果其實是仙人掌科植物的果實,原產於中美洲熱帶地區,後來引進亞洲並在台灣、越南等地廣泛種植,成為夏季的重要水果之一。火龍果果肉中點綴著無數細小的黑色籽粒,這些籽粒不僅可以食用,也增添了獨特的口感。
紅肉火龍果 vs. 白肉火龍果:不只顏色不同!
兩種火龍果最顯著的差異當然是果肉顏色,但它們的營養素含量也有一點區別:
紅肉火龍果:
- 主要色素:以甜菜紅素(Betacyanin)為主,這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賦予紅肉火龍果果肉鮮豔的紫紅色,也正是讓你上廁所時會短暫變紅的元兇!甜菜紅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潛力。
- 維生素C:通常紅肉火龍果的維生素C含量比白肉火龍果高。
- 甜度及口感:一般而言,紅肉火龍果的甜度比白肉火龍果更高,口感相較偏硬。
- 膳食纖維:含量比白肉火龍果少一點,但基本也是含量豐富,有助於腸道健康。
白肉火龍果:
- 主要色素:以花青素(Anthocyanin)為主,雖然果肉是白的,但外皮及其內緣仍有花青素。
- 維生素C:白肉火龍果的維生素C含量較紅肉火龍果略低,口感相較偏軟。
- 甜度:味道相對清甜,帶有更明顯的清爽感。
- 膳食纖維:兩者都富含膳食纖維,但白肉火龍果的膳食纖維比較豐富一些。

挑選火龍果的「五字訣」:看、摸、掂、聞、秤
想要挑到一顆新鮮又美味的火龍果,可以掌握以下幾個小技巧:
- 看外觀:選擇表皮鮮豔,果皮鱗片越綠越挺拔,表示越新鮮。如果鱗片尖端枯黃,可能放置較久。
- 摸觸感:輕輕按壓果實,選擇飽滿、有彈性但不軟爛的。
- 掂重量:相同大小的火龍果,越重的表示水分越充足、果肉越飽滿。
- 聞香氣:成熟的火龍果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 秤大小:火龍果並非越大越好,中等大小、飽滿圓潤的通常品質更佳。
火龍果的「染色」迷思:上廁所變紅正常嗎?
許多人吃完紅肉火龍果後,會發現尿液或糞便呈現紅色,以為是身體出了問題。別擔心!這完全是正常現象,紅肉火龍果中獨特的「甜菜紅素」在人體內消化吸收後,有部分會隨著上廁所時排出。這種現象對人體無害,也無需特別處理,通常只要一兩天就會恢復正常囉!
資料來源:
- 農業知識入口網 – 火龍果主題館
- 衛福部食藥署 –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 白肉火龍果 VS 紅肉火龍果 營養成分有什麼不同?怎麼吃最營養?
- 尿液或糞便「紅紅的」就是「血便、血尿」?醫教1招分辨:免驚啦!
延伸閱讀
- 日本無印良品「蔬果保鮮聚乙烯袋」含扇貝殼成份,讓蔬菜水果保持在最佳狀態
- 全年適用!HARIO「維納格水果醋壺」讓熱飲冰飲輕鬆切換,無壓力享受飲品時光!
- 芭樂維生素C含量竟打敗柳丁?從營養到多元吃法的芭樂攻略
文字整理:本文初稿為Roomie國際中文版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蔡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