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瓜又稱為胡瓜,原產於印度喜馬拉雅山南麓,自古即為臺灣的重要蔬菜之一,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說明,其中大黃瓜以其果實碩大而得名,又可分為有刺種及無刺種,主要產區在屏東縣、接著是高雄縣,高屏兩縣即佔全臺灣栽培面積50%以上。大黃瓜可生食、炒食、煮湯等,料理用途多。

大黃瓜有苦味怎麼辦?大黃瓜表面為什麼會有果刺?
如果大黃瓜有苦味該怎麼辦?農業部表示,大黃瓜有苦味是因為它在不適合的栽培環境與肥培管理之下,產生了「葫蘆素」,這個成份主要會集中在果梗處1~3公分,因此若買到有苦味的大黃瓜,就將果梗切除約5公分後再料理,即可減少胡瓜的苦味!不過現今經過品種選育的大黃瓜,大多都不太會帶有苦味了。
為什麼大黃瓜表面會有果刺?農業部說明,我們平常食用的大黃瓜,是雌花的子房和花托長大、發育而成的果實,子房上會有許多刺瘤來抵禦害蟲的侵襲,當果實長大後,上面的刺瘤就形成了凸起的果刺。但大黃瓜其實也有無刺的品種喔!

自製簡單又好喝的大黃瓜丸子湯!
農業部指出胡瓜有多種營養成份,包含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鉀、鈣、鐵等礦物質,更擁有90%以上的豐富水份,每100公克的熱量僅有14大卡,是個既健康又有飽足感、且沒有什麼負擔的健康食材。
最後要分享的是大黃瓜肉丸湯料理食譜,材料中所有的食材和調味料都可以依照喜好增減用量、或替換成別的東西。
材料
- 大黄瓜 1條
- 肉丸 適量(可替換成魚丸等其他丸子)
- 紅蘿蔔 適量
- 香菜 適量
- 高湯 約900~1000ml
- 鹽 1小匙(可依照想要的鹹度增減)
- 胡椒粉 少許
料理步驟
- 步驟1:將大黃瓜洗淨後去皮、去瓜囊和籽,再切成小塊。把紅蘿蔔洗淨後去皮切塊、香菜洗淨後切段。
- 步驟2:高湯倒進鍋裡煮滾後,先放入紅蘿蔔燉煮,再加入大黃瓜稍微煮一下。
- 步驟3:把肉丸也放進鍋裡煮熟後,放入香菜再撒上鹽、胡椒粉調味就完成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