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茭白筍名字裡有一個「筍」字,而且它的口感也跟筍一樣鮮脆,但它其實不是筍!農業部表示,在臺灣茭白筍的俗名叫做「腳白筍」,國語則叫「美人腿」,就是因為它的外觀長得像小腿的關係,擁有白嫩肉質的茭白筍是禾本科菰屬的多年生草本水生蔬菜,它長在溼地水田裡,而不是陸地的泥土裡。

好吃的茭白筍怎麼挑選?
農糧署指出,茭白筍的產季集中於4~5月與8~9月兩期,而挑選鮮嫩茭白筍有3個小技巧可以參考。第一個小技巧是挑選筍身尾端不會過綠、青綠色部份也沒有過多的品項;第二個小技巧是挑選筍身中段飽滿筆直、外殼完整的類型;最後的小技巧則是挑選筍頭切面無孔隙、質地不鬆軟、無水傷,切面越細緻越佳。
茭白筍到底大支的比較好還是小支的更好?原則上只要參考剛才提到的3個挑選原則,無論體積大小都會一樣鮮嫩美味!但若要整支燒烤,則建議挑選較快熟的小筍,若是要切絲、切段再料理,那大筍和小筍都一樣適合。

茭白筍切開後筍肉上有黑點,還可以安全食用嗎?
吃起來鮮嫩爽口的茭白筍,從植物學的觀點來看,其實是一種「病態莖」,農業部解釋,在生長過程中,茭白筍的幼芽形成後,便會開始受到「菰黑穗菌」的寄生與刺激,茭白筍的細胞就會因此膨大,並形成白皙脆嫩的筍狀嫩莖,也就是我們平常在食用的部份,這是自然界裡非常有趣的現象!
茭白筍筍肉裡出現的黑色小點,其實就是菰黑穗菌的寄生殘留,而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共生組成,才會產出美味的茭白筍。不過在感染的初期,茭白筍的莖部組織還是潔白而柔軟,賣相會比較好,而越到後期,因為菰黑穗菌會產生大量孢子,俗稱「黑心」,賣相就會變得比較差,但一樣可以安心食用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