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筍含有許多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農業部表示,每100g蘆筍中的葉酸含量就足夠人體一日所需,但如果料理時溫度過高,葉酸就會有流失的情形,所以快炒、汆燙都是更好的料理方式。蘆筍的其他營養成份還包括維生素A、B1、B2、蛋白質、膳食纖維等,以及在其他蔬菜中較少見的天門冬醯胺,它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

綠蘆筍、白蘆筍和紫蘆筍分別有何特性?
蘆筍除了有最常見的綠色品種,還有白色與紫色品種,這三種顏色的蘆筍分別有何特性呢?農業部也提供了詳細說明。
- 綠蘆筍:維生素A含量較高,採自土面上,除接近土面的表皮纖維較多外,其他部份大多不用削皮即可食用。綠蘆筍口感清脆,常搭配肉類或菇類並以熱炒為主,亦可製作涼拌料理或蘆筍手卷等。
- 白蘆筍:維生素C含量較高,體型較大且表皮較粗,因此料理前必須先削除表皮。在生長過程中,蘆筍的筍尖露出地面就會變綠,若覆蓋土壤讓它不受陽光照射,它就會保持白色。白蘆筍清甜多汁、甘甜軟嫩,烹調時常水煮後佐以特調醬汁,再搭配其他食材以襯托風味,或是用烘烤的方式來料理。
- 紫蘆筍:醣類及花青素含量高,在合適的栽培環境下,嫩莖呈現深紫色,顏色鮮艷亮麗,因母莖生長勢強,嫩莖會較綠蘆筍更粗大且柔嫩。料理時不用削皮的部份,佔整支嫩莖長度的比例最多,清炒後鮮嫩味甘。

新鮮蘆筍要怎麼挑選?又該如何保存?
要怎麼挑選新鮮蘆筍呢?農業部指出,可觀察筍尖鱗片是否緊實飽滿,越飽滿則越新鮮;接著可觀察筍莖,其形狀要圓,且表皮顏色要鮮艷無皺縮;最後可檢查蘆筍底部的裁切口有無變色,若變褐色或變乾燥就代表已開始木質化,口感較不佳,如果聞起來有腐臭等怪味請勿購買。
如何保存蘆筍可以放更久呢?農業部臺南農業改良場表示,一般家庭在買回蘆筍後,若沒有要馬上烹調,因此需暫存於冰箱時,請記得蘆筍採收後其實還會持續成長,若橫放就會亂翹,料理時也會較不方便處理。
若空間充足,建議以直立的方式放置蘆筍,而且在放冰箱前,可先將一張廚房紙巾用水沾濕後,平鋪在夾鏈保鮮袋底部,再將蘆筍直立放進袋中並封住袋口,隔絕蘆筍與空氣的接觸後,放進冰箱冷藏室即可。如此一來,保存兩、三天內的蘆筍依然可以維持青翠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