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俗稱的櫛瓜(如下圖),正式名稱其實是叫做「夏南瓜」,農業部指出櫛瓜富含類胡蘿蔔素、銅、錳、鎂、鉀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 ,同時也是一種低熱量的高纖食物。食用櫛瓜時可以連皮帶籽一起吃,果皮和嫩籽也都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喔!在臺灣並非夏天盛產的櫛瓜,為何又叫做夏南瓜呢?

在臺灣非夏天盛產為何叫做「夏南瓜」?
農業部說明,夏南瓜為南瓜屬,是美國南瓜的人工栽培品種,最早起源於義大利北部,又名西葫蘆、矮南瓜、嫩南瓜等,臺灣的拍賣市場則給了它「如意」這個美稱,因此綠色櫛瓜也被稱為青如意、黃色櫛瓜被稱為黃如意。由於櫛瓜喜好涼爽的氣候,所以在歐洲、美洲地區以夏天種植為多,就被稱作夏南瓜(Summer Squash)。
但來到氣候較熱的臺灣後,其生長季節就變成在入秋的9月到隔年的4月,平均種植40天就能夠採收。目前臺灣主要育成的夏南瓜品種有「臺南1號」、「臺南2號、「臺南3號」及「臺南4號」這四種,多半種植在臺南平原一帶及臺灣山區,也適合一般都市農夫當作家庭園藝來種植。
自製清爽美味的「義式夏南瓜麵」!
不需要用麵條製作的夏南瓜麵,是高纖低卡的飲食選擇之一。農糧署表示,夏南瓜含有的β-胡蘿蔔素因為是脂溶性,因此很適合和油一起拌炒,可提高其吸收率。接下來就跟著食譜一起來準備材料吧!只需將夏南瓜削為條狀,就能做出簡單又美味的義式夏南瓜麵。
材料
- 夏南瓜(櫛瓜) 1根切絲
- 鴻禧菇 25克弄散
- 洋蔥 半顆切絲
- 蝦仁 5隻
- 蒜末 20克
- 橄欖油 1大匙
- 鹽 2小匙
- 義式香料粉 適量
- 黑胡椒粉 適量
料理步驟
- 準備、清洗並處理好所有的食材。
- 於鍋中放入橄欖油加熱後,再加入蒜末、洋蔥爆香。
- 放入鴻禧菇、夏南瓜和蝦仁炒熟。
- 再加入鹽、義式香料粉、黑胡椒粉拌炒均勻就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