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多久沒有仔細看過路邊小吃攤的桌面了?除了筷筒、餐巾紙,還有一樣東西常默默地待在角落——一個塑膠罐,蓋子顏色鮮豔,可能是黃色、橘色或綠色。它的表面,常常覆著一層灰,或被油煙染上微微的光澤。你可能用它撒過胡椒粉,或者抽過一根牙籤,卻從沒想過,它在生活百貨的貨架上,有一個名字——萬用罐。
從胡椒粉到棉花棒

萬用罐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大洞洞」與「小洞洞」設計。原本是為了方便撒調味料,但只要稍微換個角度,就能解鎖更多可能性。這次我們決定來場小實驗,看看它能裝些什麼。
第一回合,放進糖粉——手一抖,就能均勻灑在鬆餅、甜甜圈或剛出爐的可頌上,瞬間增加甜蜜氣息。
第二回合,換成棉花棒。放在浴室或化妝桌上,小洞剛好能讓棉花棒一支一支地取出,不必再翻找原本的塑膠袋。
第三回合,則是乾燥的義大利麵。特別是要煮給小朋友吃的時候,可以事先折短收納,煮麵時輕鬆倒出,份量好抓又不怕撒滿地。
連米粒也能分裝
萬用罐還有一個很適合台灣廚房的用途——分裝穀物。如果你平常在白米裡加一些糙米、藜麥或小米,不必再一次次用湯匙舀,可以直接把這些「配角」裝進萬用罐。煮飯前,握著罐子輕輕一灑,金黃或棕色的米粒混進雪白的米堆,視覺上就很療癒。
三色罐,滿滿台味
萬用罐的外型沒有太多設計感,甚至可以說是「復古樸拙」。但它的顏色卻毫不保守:黃得像蛋黃、橘得像柳丁、綠得像春天的青檸。這些飽和色,正是台灣早期塑膠製品的標誌,也讓它在檯面上一眼就能找到位置。
擺在家裡的餐桌或廚房櫃上,不只方便,更像一種小小的時光機,帶你回到小時候跟著家人去小吃攤的午後——攤位上熱氣騰騰的湯麵,配著從萬用罐裡撒出的胡椒粉味。
日本觀光客的口袋名單

有趣的是,這種我們習以為常的小物,在日本觀光客眼裡可是稀有寶物。許多遊客逛台灣的生活百貨,看到成排的萬用罐,總會忍不住多拿幾個帶回去。理由很簡單:日本百元商店雖然品項齊全,但找不到這樣顏色鮮明、結構簡單卻用途廣泛的容器。
而且,它的價格依舊親民——二三十塊就能買到一個,還是耐用多年、不易損壞的材質。對旅人來說,既輕巧又實用,是能帶回家的生活紀念品。
一個小物,藏著生活的多面性
萬用罐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因為它便宜耐用,更因為它承載著我們的生活細節——從小吃攤的桌面,到家中廚房的角落,從灑粉的瞬間,到拿出棉花棒的日常。
它提醒我們,有些設計之所以經典,並不是因為外觀多時髦,而是因為它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我真的好用」。
下次在生活百貨的架上看到它,或是在街邊攤位的桌上瞥見它時,不妨多看一眼。這個看似平凡的台味萬用罐,或許能在你的日常裡,開啟一場小小的生活實驗。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