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ith-text
掌握台日新鮮單品好物 隨時推給你!立即追蹤

從自動販賣機到太空艙酒吧:2025「亞洲50大酒吧」榜單出爐,全台北中南4酒吧躋身50強

從自動販賣機到太空艙酒吧:2025「亞洲50大酒吧」榜單出爐,全台北中南4酒吧躋身50強
從自動販賣機到太空艙酒吧:2025「亞洲50大酒吧」榜單出爐,全台北中南4酒吧躋身50強
從自動販賣機到太空艙酒吧:2025「亞洲50大酒吧」榜單出爐,全台北中南4酒吧躋身50強

2025年度「亞洲50大酒吧」(Asia’s 50 Best Bars)名單日前正式揭曉!其中來自香港的Bar Leone再次奪下「亞洲最佳酒吧」與「香港最佳酒吧」雙料殊榮,成為首間連續兩年稱霸亞洲的酒吧,寫下歷史新頁。而台灣今年共有4間酒吧躋身50強,分別為台中Vender、台北The Public House,以及首次進榜的台北To Infinity & Beyond與台南Moonrock,為台灣調酒界劃下嶄新的一筆。

Photo Credit:The World’s 50 Best Bars

Asia’s 50 Best Bars為「The World’s 50 Best Bars」於2016年推出的首個地區性獎項,旨在表彰亞洲最具創意與影響力的酒吧。年度名單為「Asia’s 50 Best Bars Academy」選出,其評審團由超過300名來自亞洲各地的調酒師、酒吧經營者、飲品專欄作家、雞尾酒愛好者等酒類專業人士所組成。

投票過程採取不記名方式,並強調性別與地區平衡,力求評選結果的公平與多元性,是目前亞洲雞尾酒領域最具權威性、最受認可的年度盛事之一。今年共有20間酒吧首度進榜,創下歷屆新高。前五名依序為:Bar Leone(香港)、Zest(首爾)、Jigger & Pony(新加坡)、Bar Us(曼谷),以及 Dry Wave Cocktail Studio(曼谷)。

台中-Vender(第20名)

而台灣今年表現也相當亮眼,首先是由台中Vender拿下第20名佳績,不僅排名較去年上升10位,更獲得由Naked Malt贊助的「台灣最佳酒吧」殊榮。Vender以自動販賣機為空間主題,靈感源自創辦人Chen在新加坡調酒的工作經驗與對自動販賣機文化的著迷。

Photo Credit: 截圖自The World’s 50 Best Bars

進入Vender的第一步,就是將硬幣投入入口處的自動販賣機,隨後獲得一杯迎賓的Singapore Sling,可選擇瓶裝調酒、啤酒及裝有酒精膠囊的趣味產品。

其中調酒選材上,Vender特別偏好東南亞地區的香料與水果,如肉骨茶、辣椒螃蟹等風味料理成為佐酒的亮點之一;整體巧妙結合復古氛圍與現代感調酒手法,為台中夜生活注入更多趣味風格。

台北The Public House(第40名)

台北The Public House由調酒師William Wu創辦,曾任職於Le Petite Chambre的他,將英式酒館概念結合東亞調酒技藝,整體空間融合現代與復古設計,打造出風格鮮明又極具質感的夜間聚點。酒單講究精緻與細膩,如以琴酒為基底的「The Public 1」,結合包種茶、桂花糖漿與夏多內白酒,風味清新 層次分明;另一款「秋日馬賽克」則融合蘭姆、山芙蓉、發酵蘋果與茶香,洋溢出秋日浪漫氛圍。

Photo Credit: 截圖自The World’s 50 Best Bars

酒吧營業至凌晨四點,是不少夜貓族的最愛,深夜時段還提供包括炸雞、燉飯等熱食;若凌晨兩點後還留在店內,或許還有機會品嚐到免費供應的美味雞湯。

台北To Infinity & Beyond(第41名)

位居第41名則是首次入榜的To Infinity & Beyond,由2021年World Class台灣年度最佳調酒師Mars Chang領軍,以「太空」為核心主題,打造出一場視覺與味覺兼具的宇宙探索之旅。

Photo Credit: 截圖自The World’s 50 Best Bars

酒吧主張「每一杯酒都是一個小宇宙」,從蒸餾、離心等高端技術出發,重新定義當代調酒語言。其酒單不再以酒種分類,而是從「質地」切入,包括綿密感、澄清感與氣泡感等。

其代表作品如「(EARTH)²⁰²⁵」,以松針、粉紅胡椒與聖木組合,傳遞地球母體的原始氣息;而「Σ(stars) = GALAXY」則融合紅芭樂與茉莉香茶,模擬星系閃耀的宇宙感。空間設計也極具未來感,自動門彷彿太空艙入口,營造出穿梭宇宙般的沉浸體驗,為喜愛創新體驗的酒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台南-Moonrock(第42名)

最後,是同樣初登榜、位於台南的Moonrock,以第42名之姿亮相,成為南台灣首間進榜的酒吧。由創辦人A-Liao與一群藝術家、創作者共同打造,融合攝影、美學、燈光設計與在地風味,呈現如月球般寧靜與詩意的空間氛圍。Moonrock以季節性酒單「Moon Shapes」為主軸,結合本土食材如花椒、馬告與台灣可可,再透過泡沫、冰沙等技術形塑多感官飲品體驗。

Photo Credit: 截圖自The World’s 50 Best Bars

店內空間為雙層樓設計,並運用大量木質與綠意元素,宛如一座老台灣宅邸。餐點方面搭配主廚Kedy設計結合東西方風味的創意小點——如鵝肝餃子與酥炸牛肚,打破西式搭餐邏輯,呈現更自由多變的餐酒搭配哲學。

無論你是酒吧老饕、調酒新手,還是單純喜歡在微醺中放鬆片刻,今年的Asia’s 50 Best Bars榜單都提供了豐富靈感。從太空探險到月球漫步、從販賣機選酒到凌晨雞湯,每一間入榜酒吧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與故事。下次想要來點不一樣的夜生活,不妨就從這份名單開始吧~

Photo Credit:The World’s 50 Best Bars
Photo Credit:The World’s 50 Best Bars

「Roomie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初稿為Roomie國際中文版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王瀅瀅
核稿編輯:林君玶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托特包容量大、好裝東西,但沒有隔層總讓人一翻包就陷入混亂。幾年前我入手了宜得利的「袋中袋」,從此包包內部像被整理師改造過一樣整齊。無論出差、旅行還是日常通勤,它都幫我清楚分門別類,一用就是五年,實用程度遠超想像。

NITORI 宜得利的「袋中袋」

NITORI 宜得利「多功能收納袋中袋」319 日圓(含稅)

就是 NITORI 宜得利「多功能收納袋中袋,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有很多口袋的包包。

另一個吸引人的特點是小巧的尺寸,寬 28 × 深 4 × 高 26 公分。

厚薄度是這樣的

我喜歡托特包,在工作和私人場合都使用各種材質的托特包,但是幾乎所有的托特包都沒有隔層

對於「不擅長整理收納的人」來說,這增加了整理的難度,導致包包內部凌亂的情況無法避免。

外側有 3 個口袋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另一側有2個,總共5個!

但是,使用這款內外都有很多口袋的包包,不僅可以讓外觀看起來整潔,還能輕鬆實現固定位置管理

非常適合旅行和去健身房

內部隔層是這樣的

可以將不會立即使用的物品放在內側將經常拿取的物品放在外側

我在出差、旅行或去健身房的日子裡,會將擦汗紙巾、牙刷、保濕用品和眼鏡等物品放在裡面。

口袋可以讓你直立存放物品,所以使用時一目了然知道什麼東西在哪裡,非常棒。

外側口袋放補擦用的防曬霜。

在旅行中,只需攜帶這個包中包到洗手間或溫泉的更衣室也很方便。

有和沒有,差別如此之大

比如上班的日子,沒有袋中袋時就是這個樣子。

已經分不清什麼東西在哪裡了,而且走路或在電車上被人群擠來擠去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凌亂,真是痛苦。

使用袋中袋後,就是這種狀態!

因為有拉鍊而且看不到內容物,所以看起來非常整潔。

錢包、飲料、記事本、遮陽傘等想要立即取出的物品的位置變得清晰明瞭。

整理電腦周邊設備也非常合適

攜帶電腦周邊設備時也很有用,布料蓬鬆柔軟,所以可以放心攜帶

外側口袋可以放入容易忘記放在哪裡的名片和圓珠筆。

如果總是放在同一個位置,就不會在客戶那裡手忙腳亂了。

不容易顯髒

就像這樣,這個袋中袋在工作和私人場合都被我用得徹底。

大約 5 年半前購買時,我想著「是白色帆布材質,可能很快就會髒……」,

材質:棉 聚酯纖維

但可能是因為象牙色的絕妙色調,這款包包不容易顯髒

即使髒了,也可以整個直接清洗,口袋和包底都能洗乾淨。

保固期是 1 年,所以如果使用起來有困難了,我打算再買一個,今後也會繼續大量使用它。

*本文根據 2023 年 8 月 29 日首次發佈時的資訊重新編輯,請查看品牌官方網站以了解最新產品資訊。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 ROOMIE 編集部。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

禁止酒駕 alcohol-warning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