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真是充滿奇蹟,除了台灣傳奇男團F4驚喜合體、G-Dragon再度來台進攻小巨蛋、英國傳奇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Oasis)更睽違16年後重新開唱,展開世界巡演。全球老粉擦淚狂喜,就像打開月光寶盒重回過去;年輕一代則瘋狂開聽〈Wonderwall〉,猛烈吸收歌詞為演場會暖身預備備。
最初合體消息一出來時,想必不少人開瓶慶祝,畢竟什麼比一杯酒配老歌更療癒?但你知道嗎,有研究發現你聽的歌不只是背景音,它還會改變你對酒精的味覺判斷。
你知道嗎?那些背景音樂正在「調味」你眼前的食物

我們平常在咖啡店喝咖啡配Lofi音樂,或在西餐廳邊吃牛排邊聽古典樂,已是再日常不過的情境。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背景音樂,其實可能正在「調味」你眼前的食物與飲品?根據研究,聲音的確會對味覺產生具體影響。
1937年,有全世界最偉大推銷員之稱的美國人艾爾默惠勒(Elmer Wheeler),曾推出一本行銷黃金秘笈《Tested Sentences that Sell》,書中有段超級金句:「Don’t sell the steak, sell the sizzle.」(別賣牛排,賣煎牛排的滋滋聲)。簡單一句話,直搗聲音對美味的核心影響。
1980年代,飲料品牌雀巢(Nescafé)的銷售活動也曾用上聲音魔法。服務人員會端上兩杯內容相同的即溶咖啡,但背景音樂卻是天壤之別:第一杯使用倒入即溶咖啡粉、快速注入熱水與湯匙攪拌的聲音,受試者則反映咖啡滋味比人生還平淡、實在有夠難喝;第二杯則是用研磨咖啡豆時咖喀作響的聲音、蒸氣聲、最後還有倒入陶瓷杯的聲音,受試者反應也跟著180度大轉變,不少人甚至還願意付更高單價,購買一模一樣的咖啡。
由此可見,不是咖啡變好喝,而是聲音把它變好喝了。而如果連即溶咖啡都能靠音樂加分,紅酒這種層次豐富的飲品,當然也能用上這一套,而且還能玩出更多花樣。南美洲就有那麼一間知名酒莊,決定把旗下的酒類排排站,逐一端進一場大型音樂實驗。
為了找到葡萄酒的靈魂歌曲,他們把酒莊變成了音樂實驗室

故事得從智利知名酒莊Montes(蒙帝斯酒莊)說起。 2008年某天,酒莊行銷員突發奇想:人們一直說「這酒很有靈魂」,那靈魂的背景音樂會是什麼?
於是他們找上英國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並且邀請超過250位受試者參與一項風味感知實驗。怎麼做呢?把所有人分到五間不同房間,四間分別播放四種曲風音樂,第五間則是完全沒有聲音。每個人都喝同一款酒,目的是測試音樂是否會對酒的風味感知產生影響。
最後的結果不只是有效,還超乎預期。選對一首搭酒好歌,居然能讓你覺得酒變得更香、更滑順、更濃郁;若是選到不搭的歌,葡萄酒風味馬上跟著走山,變得寡淡無味。
實驗結果顯示,當音樂的節奏、音色與情緒氛圍與酒本身特質相近時,酒的風味提高最多可達60%!反之,風格不搭的音樂,反而會削弱原本的風味層次,讓一杯原本口感平衡的酒變得怪異甚至苦澀。
這不是玄學,而是人的感官與心理會自動整合環境資訊。例如,輕盈、帶果香的白酒若搭配節奏輕快的音樂,你的大腦會「補強」這種清爽感;而渾厚的紅酒搭上低沉有力的節奏,則會讓你覺得這杯酒更有份量、更具深度。
換句話說,你喝進去的不只是酒,還有音樂的重量與旋律的情緒。
請務必記下這句選曲口訣:白酒音樂越輕越嗨,紅酒重音越厚越醉

既然音樂影響這麼大,那問題來了:到底該怎麼搭才不會出錯?酒莊相當有良心,直接與跨感官設計公司Sensory Experience創辦人aka感官行銷專家Russell Jones合作,針對不同風味的酒款設計出專屬的音樂搭配表。不用擔心太學術,他們幫你想好了日常喝酒的對應歌單。看你是想輕鬆小酌還是大醉搖滾,對應曲目一應俱全。
以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為例,它通常口感清爽,帶有檸檬、百香果等明亮果香,是很多人夏天的真命天酒。這類酒適合配上節奏明快、旋律清晰、女聲偏高音的歌曲。因此,肯定要來一首金髮美女樂團(Blondie)的〈Heart of Glass〉,搭配起來就像一口氣吹來微涼的海風。
如果是較為厚實、帶奶油香的夏多內(Chardonnay),可以換上暴龍樂團(T. Rex)的〈Cosmic Dancer〉,氛圍更加內斂,讓酒的層次慢慢展開。
進入紅酒區就更精彩了。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這類紅酒酒體厚重,常有黑醋栗、橡木桶與香料氣息。這種酒適合配上低音強烈、節奏深沉、甚至帶點金屬感的搖滾樂。你可以放上滾石(The Rolling Stones)的〈Honky Tonk Woman〉、保羅麥卡尼的〈Live And Let Die〉,甚至是槍與玫瑰(Guns N’ Roses)的〈Sweet Child O’ Mine〉,讓那把吉他像單寧一樣抓住你的舌頭。
如果你喝的是比較溫潤的梅洛(Merlot),那麼氣氛就可以再放鬆一點。奧蒂斯雷丁的〈Sitting On The Dock Of The Bay〉、萊諾李奇的〈Easy〉都能成為很棒的催化劑,品嘗酒的同時讓你在沙發裡慢慢融化。
我們常說「喝酒看場合」,但現在你得加一句:「喝酒也要看歌單」。不然就是花錢買好酒,結果用錯背景音浪費了風味。
當然,你不需要是酒評家,也不必是音樂快譯通,只要記得一個原則:風格對味也對胃。想要輕鬆一點?就挑節奏輕快、旋律明亮的歌來配白酒;想深沉一點?找點老搖滾或藍調來襯托紅酒。不用精準對表,只要情緒繫與節奏繫在同一頻率上即可。
這樣說來,聽英倫搖滾巨頭的綠洲合唱團的話,你覺得最適合搭哪支酒呢?
資料來源
- 《跨感官心理學:解鎖行為背後的知覺密碼,改變他人、提升表現的生活處方箋》
- Montes: music makes wine reach parts it otherwise couldn’t reach
延伸閱讀
- 從冰咖啡到啤酒都升級!HARIO「玻璃薄吹杯」太值得擁有
- Montbell 的這款產品解決了重要時刻「忘記冰飲料」的問題,實測罐裝啤酒約15分鐘後快速冷卻
- 不喝酒精但還是想要小酌時的首選!「Jean de Villeneuve 無酒精氣泡酒」優質麝香葡萄釀造、果香馥郁,佐餐絕配
文字整理:古家萱
核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