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瑞典,戀愛和婚姻早就不是通往圓滿人生的單一路線,在完整的社會制度保護下,這裡的人們對於結婚沒有太深的執念,反而更重視「關係的實質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現象,就是有越來越多瑞典人選擇「sambo」這種合法的同居關係,而非傳統的婚姻制度。
同居不是過渡期,而是能維持一生的關係選項?

在瑞典,「sambo」這個詞有著非常具體的法律含義,它指的是兩位成年人(不限性別)在沒有婚姻關係的狀態下,選擇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不過這不是如「同居」般的短暫試婚,而是可以長期延續、甚至一輩子維持的生活方式。
根據歐盟在2020年釋出的統計資料,如今的瑞典已有超過一半(約55%)的新生兒是出生於「非婚同居家庭」,這些孩子的父母雖未結婚,卻選擇以共同生活的方式組成家庭。
這項數據不僅顯示「sambo」這類關係已普遍存在,更凸顯出在當代瑞典社會中,婚姻不再是建立家庭的唯一形式,而「非婚同居」也早已從少數人的生活選擇,轉變為一種穩定且被廣泛接受的主流伴侶模式。
瑞典人為何選擇不結婚?因為真的不需要

在瑞典,法律對同居伴侶的保障幾乎等同於已婚夫妻——從財產分配、子女監護到社會福利都涵蓋在內。兩人可以共同買房、生小孩、申報稅務,甚至分手時還能依法分財產。換句話說,該有的責任與保障都有了,結婚與否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個人選擇,而非社會壓力下的「人生必修課」。
這樣的戀愛觀背後,其實反映了瑞典社會對「個人自主性」與「生活品質」的高度重視。很多人會選擇先同居幾年,甚至先有小孩,等到某個階段才「順便結個婚」;也有人一輩子都沒結婚,但感情比許多法律上的夫妻更穩定。對他們來說,承諾不需要儀式來證明,而是在充滿柴米油鹽的日子裡實踐。
愛不再是對彼此的占有,而是一場選擇同行的旅程

在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sambo」伴侶與已婚夫妻在實際相處上並無明顯差異。他們可能共同租屋或購屋,也會攜手育兒、分擔家務,生活密切交織,但在財務與個人節奏上,依然保有各自的獨立性與彈性。
這樣的關係形式不強調犧牲與依附,而是建立在協調與尊重之上。它讓親密關係不再被傳統框架限制,也不必用婚姻來證明承諾。對實踐者而言,這不是逃避責任,而是用更成熟、開放的方式經營生活。愛不再是對彼此的占有,而是一場持續選擇同行的旅程。
當社會發展成熟,婚姻就不再是維繫關係的唯一選擇

除了拓展人們對伴侶關係的想像,瑞典的「sambo」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親密關係究竟需要依賴什麼來維繫?當法律與社會制度已能充分保障伴侶的權益與責任,那麼婚姻這個形式,是否就不再是唯一的選項?
換言之,「sambo」能在瑞典成為主流並非偶然,而是建立在長期的社會發展脈絡之中,從性別平權的落實、家庭觀念的轉變,到制度設計對多元家庭結構的包容,都讓這種非婚同居的模式得以穩定存在。
它提醒我們,關係的真誠不必依賴結婚證書來證明,而是雙方是否能在日常中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今天也要繼續和你生活在一起。
資料來源
-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sambo’ in Sweden?
- 42% of births in the EU are outside marriage
- “Sambo” instead of marriage – relationships in Sweden
同場加映
- Z世代愛情觀:比起盛裝打扮到餐廳約會,素顏赴約的戶外行程更能篩選掉不適合的人
- 影評|《迷望》:在城市的光影裡,愛人們展開溫柔的對話
- Netflix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開箱:真的是戀綜嗎?沒有心臟砰砰跳的曖昧招數,只有摸不著頭緒的超爆笑單身直男行為
文字整理:本文初稿為roomie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