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描述男子與女子在城市的流動中互相邂逅。首爾的街道如歲月般緩緩展開,他們步行在霓虹與薄暮間,言語輕輕觸碰彼此的過往。時間以不可見的方式滑過,他們分開,各自走進不同的生活。女子帶著現任伴侶再次走過熟悉的街景,每一個細節都蘊藏著舊時陰影。一場告別式再次讓他們相遇。如今彼此都已改變,城市依舊,心境卻隱隱不同。在交談中,他們用沉默和斷續的話語拼湊記憶,再次凝望當年彼此談論的未來。
人生原來始終在尋找、錯過、重逢與放下之間循環。

Photo Credit:東昊
脫離生存的孤獨感,相互依存的現代之愛
導演金太陽寫了兩個沒有名字的角色在大都市下,相遇到別離並再重逢的社交關係。大量的話語勾勒出愛情與時間的樣貌,緩慢的鏡頭語言下,使觀者得以輕易與自身的生命經驗重疊。電影裡的男子與女子談的那場戀愛,從無到有的過程並非靠強烈的性欲或是本能,而是從對話裡切入更為親密的時刻。無可替代的語句和情感,在城市首爾絢爛的景色裡,意外在個人的苦悶與掙扎下找到解方。這樣極為日常的對白,也藏著金太陽巧妙設計的張力;回應作品的三個段落「迷妄」、「未忘」與「彌望」都在字裡行間明示兩人各自的鋒芒。從陌生且偶然的相遇,然後在新的關係裡持續思考,最後在重逢的時候,更加明白與成熟應對這段持續的愛,就如同電影裡提到的「畫線」,將線盡量畫到最長,才不會急忙衝進對方的空間,甚至操縱或是催促彼此。
他們與時代告別,也迎接外在突如其來的擾動,讓本該是封閉且一對一的關係,有了新的可能性。所謂的可能性,是不再把自己的情感壓抑在狹小的實質空間,而是在開放的場域裡,重視自我與他人的情感,也能保有適度的彈性和安全感,接受當下的自己。另一方面,大篇幅的兩人互動,讓觀者毋須關注「他人」的身影,沒有過度戲劇化的流言蜚語,只有驅動彼此關係的時間,成為最為重要的介質。

Photo Credit:東昊
因此,充斥在三段敘事的時間性,男子與女子試圖在各個階段去感受對方的感覺,以掀開對話來接近彼此,讓兩個生命與首爾的街頭一起建立從無到有的過程。縱然有許多人事已非,也不斷地再與無數文化道別,不過對話從來不曾中斷。故事的兩人即便沒有走在一起,他們也學會聽別人說話並讓自己好好說話。於是,這段愛情不再只是一場年少時的衝動戀愛,而是更為慷慨且細膩的暮年之愛。不管首爾的街景變換了多少,那一天開始的對話,讓這段愛成為彼此生命在日後走入困境的時候,提醒自己有這樣的時刻。
從一份突如其來的愛,把溝通的能力還給自己
全片極為安靜,因此更留心去看周遭的變化以及人物從話語、肢體細微的波動。每一幕都喚起觀者心中某段記憶,可能是錯過的瞬間、未說出口的話語。我們都曾有這樣的時刻,未曾均勻的掌握關係輕重而無意形成了一道傷痕。但是《迷望》像是施了魔法,將我們曾有過的迷茫、留戀、後悔以及期待,彰顯對話的重要性外,人物穿梭的一分一秒,我們也不由自主地被帶入其中。作品的兩人看似淡然,卻在話語的交織裡有敏感與許多不確定性。如同這座城市一樣,無法預料的變化將人們受困於都會的各處,可是遇上某人而開啟的關係和對話,足以讓我們放下指責與幻想,從一段走出密室的愛裡,回應與我們一樣真實的存在。
最後,金太陽鋪陳的三個段落,帶領觀者在現實與回憶間自由穿梭。沒有名字的角色內心有時明亮澄澈,有時則被夜色溫柔包裹,像極了人生每一次未完的對話與每一縷未完的牽掛。城市的聲響偶爾滲入,如同記憶忽遠忽近,提醒著每個人生命中那些尚未平息的波瀾。於是,他們的故事不再只是私密的經歷,而是喚醒過去走散的人們,將當時留下深刻的溫度和聲音,成為下一次去愛去對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