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農業部指出,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祭祖的節日,但其實最一開始「清明」單純只是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之一,經過歷史演變最終才成為一個節日。清明這個節氣有著「萬物復甦醒,萬物清潔明亮」的意思,這個時候的人們會在此時期出門郊遊、踏青,也會利用這個時候去祭拜祖先。

清明節為什麼有吃潤餅的習俗?
農業部說明,寒食節是在冬至之後開始算105天,又被稱為百五節,是冬天轉春天的季節,因為天氣乾燥容易發生火災,滅火又不易,因此在古代為了避免發生火災,就禁止人們在這個時候生火煮飯。人們為了在這段時間可以吃到煮熟的食物,就會預先煮好食材並存放,要吃的時候可以直接包成潤餅來吃。
百五節之後緊接著就是清明,所以當時的人們會順便帶著潤餅出門郊遊、踏青和掃墓,慢慢演變到了現代,包潤餅在清明節變成了一種習俗和活動。不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相傳在清朝的時候,因為當時發生戰爭,很多人民為了逃離戰爭而四處流浪,不方便準備祭祀祖先的食物,所以就想到可以把所有食物包進麵皮裡祭祀,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祭祀的需求,同時還能填飽肚子。

無麩質的「米潤餅皮」要怎麼製作?
不管是正在執行無麩質飲食,或是單純想嚐嚐看「米潤餅皮」是什麼口感,都可以參考由農糧署提供的米潤餅皮製作方法。農糧署表示,用米製成的潤餅皮不只無麩質,口感也會比較厚實,做好後可以包入自己喜歡的配料來享用!詳細的米潤餅皮製作步驟與所需的材料如下。
材料
- 米穀粉 160g
- 太白粉 40g
- 鹽 1/3小匙
- 水 200g
製作步驟
- 步驟1:將全部材料放入大碗中拌勻成粉漿備用。
- 步驟2:把粉漿倒入平底鍋,開小火慢慢烘乾定型。
- 步驟3:關火後將餅皮翻面,利用鍋內餘溫烘乾餅皮即可,建議可以蓋上鍋蓋,讓餅皮比較不會因為乾太快而裂開。
餡料挑選
- 一般版:高麗菜絲、豆芽菜、紅蘿蔔絲、蛋絲、豆皮絲、肉絲、花生粉、糖粉等。
- 蔬食版:蘋果切片、香蕉切片、豌豆苗、苜蓿芽、花生粉、糖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