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上經常都可以發現長相有些類似的蔬菜,例如大小不同但外觀很像的大白菜和娃娃菜,以及顏色不同但外型看起來卻差不多的青花菜和花椰菜等。此外,還有不但大小相似,連顏色都很相似的青蔥、青蒜、韭菜與蕗蕎,今天農業部就要教我們如何簡單分辨它們!

如何分辨外觀相似的青蔥、青蒜、韭菜、蕗蕎?
雖然青蔥、青蒜、韭菜和蕗蕎看起來很像,但每種葉菜在口感、香氣和用途上都各有特色,農糧署說明,只要了解這些特色差異,就能幫助你在料理時找到最適合的搭配,使菜餚的風味更加多元豐富。以下是由農業部提供的青蔥、青蒜、韭菜、蕗蕎辨別方法。
✅ 青蔥:青蔥的葉片是中空的圓管狀,且從頭到尾粗細一致。青蔥吃起來帶有一點辛辣,卻又有淡淡的清甜味,是臺式料理中常見的調味食材。
✅ 青蒜:青蒜的葉片為實心,且呈扁平細長狀,蒜白基部的鱗莖則多為鐘形。青蒜咬起來口感脆嫩,並帶有濃郁的蒜味,非常適合用於提味。
✅ 韭菜:韭菜的葉片扁平且細長,依品種而有不同風味。青頭韭菜的香氣濃烈,味道偏辛辣;而白頭韭菜的口感更為甜嫩,適合清炒或做餃子餡。
✅ 蕗蕎:蕗蕎外觀細長、中空且有稜(不明顯的3~5稜),因此橫切面呈三角形或五角形,顏色為深綠色並稍帶蠟粉。蕗蕎的鱗莖口感脆辣,但相比之下味道比大蒜更溫和,不會過於嗆辣喔!

青蔥除了和青蒜、韭菜、蕗蕎是親戚,還有哪些食材也是呢?
農糧署表示,青蔥除了和剛才提到的青蒜、韭菜、蕗蕎是親戚以外,與蒜(含蒜頭和蒜苔)、洋蔥、分蔥也都是親戚喔!它們都是蔥科蔥屬不同種,共同點就是味道強烈!
✅ 蒜:蒜頭部位常用來爆香調味,其主要產地在雲林、彰化、臺南,產季為3~4月。青蒜和蒜苔這兩個部位皆可作為蔬菜入菜,它們的主要產地則在雲林、宜蘭,產季為每年11月至隔年2月。
✅ 洋蔥:洋蔥鮮食時爽脆辛辣,煮熟後甜美軟嫩,適合拌炒、烘烤、油炸、加入沙拉等。每年12月到隔年4月的洋蔥最好吃!屏東、高雄、雲林、彰化都是洋蔥的主要產地。
✅ 分蔥:分蔥葉似蔥、莖似蒜,其食用莖葉(珠蔥)可代替一般青蔥使用,鱗莖(紅蔥頭)則香味十足,它的味道比洋蔥溫和一些,常用來爆香或製成油蔥酥。其主要產地在臺南、雲林、彰化,產季為每年12月至隔年4月。

延伸閱讀
- 用一張圖看懂臺灣青蔥種類!還要分享3個實用的青蔥保存方法
- 青花菜、花椰菜除了顏色不同還有何差異?青花菜跟「青花筍」有親子關係嗎?
- 娃娃菜不是大白菜的小時候!大白菜葉梗上有黑點還可以吃嗎?用不完的大白菜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