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表示,在臺灣俗稱的大頭菜其實是十字花科的「球莖甘藍」,又被稱為結頭菜、菜扣(閩南語),而大頭菜此名來自於它的外形,其球莖上有幾根莖梗,外型有如卡通人物的頭部。球莖甘藍是每年秋冬到隔年春天常見的蔬菜之一,在臺灣的主要產地為彰化、雲林、嘉義、高雄、屏東等地,買回家後可煮成菜飯、熬湯、製作拌炒或涼拌料理等。

如何分辨外觀相似的「球莖甘藍」與「蕪菁」?
農糧署指出,常被臺灣人稱為大頭菜的「球莖甘藍」,根據莖球的顏色可分為白綠種、青綠種及紫色種,主要是食用其球莖;而外國人常說的大頭菜「蕪菁」,雖然同屬十字花科,但外型較接近蘿蔔,主要是食用其球根,不過蕪菁在臺灣較為少見。
- 球莖甘藍:外型似圓球,食用部位是「地面上」的「球莖」。球莖甘藍在臺灣較常見,它的個頭較大且肉質鬆軟,常用於煮湯、淸炒或涼拌。
- 蕪菁:外型似蘿蔔,食用部位是「地面下」的「球根」。蕪菁在臺灣較少見,它的個頭較小、肉質也較硬,主要是作為主食或加入肉類料理一起烹煮。

如何自製酸甜開胃的涼拌大頭菜?
製作涼拌大頭菜時,先將它洗淨去皮後切成小塊,再混入鹽和糖攪拌醃漬一下,如果醃漬完覺得味道太鹹,也可以用水去沖洗它。待大頭菜醃漬好後,再加入調味料拌勻,等1~2小時就可以開始享用了!大頭菜脆脆的口感很容易令人上癮喔~

延伸閱讀
- 杏鮑菇切法不同,口感也會不同?另分享如何挑選與保存杏鮑菇
- 雞蛋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子?煎蛋除了加蔥花或菜脯,還能搭配哪些很對味的食材?
- 櫛瓜在台灣並非夏天盛產,為何又叫做夏南瓜?教你自製高纖低卡「義式夏南瓜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