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表示,杏鮑菇被認為是素食界的牛排,不但好吃又很健康,每100g的杏鮑菇含有約3.5g的蛋白質,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杏鮑菇口感帶有嚼勁,常被作為素肉使用,是素食者用來補充營養的好選擇之一,且杏鮑菇的料理方式也非常多元喔!

杏鮑菇要如何挑選與保存?
農業部說明,杏鮑菇是蠔菇界中的王者,個頭高大,且菇柄組織緊密、富有彈性,較一般菇類更耐儲運,好吃又不用擔心多餘的熱量。在臺灣杏鮑菇多半種植於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屏東縣,而且全年皆有生產。
挑選杏鮑菇時,可選擇外觀完整、大小適中、菇柄肥厚且為乳白色、輕輕按壓有彈性、無酸敗味、帶有菇類清香的品項,並避開水浸狀的杏鮑菇。此外,杏鮑菇建議冷藏保存,但不建議冷藏保存超過2週,若杏鮑菇已有黏液或變黃了,就不要再食用。

杏鮑菇切法不同,口感也會不同?
農糧署指出,鮮嫩多汁的杏鮑菇質地脆嫩,帶有淡淡的杏仁香氣,再加上口感似鮑魚,因此才有杏鮑菇這個名稱,而且杏鮑菇在料理時依照不同切法,口感也會不太一樣喔!
- 切圓片:把杏鮑菇切成圓片後,再於表面輕劃出格狀,搭配蒜泥、奶油等食材香煎,可吃到軟嫩的口感,且外觀似干貝。
- 切塊:以滾刀方式把杏鮑菇切成塊狀後,很適合以三杯或快炒的方式來料理,其口感會比較扎實,又帶有一些嚼勁。
- 手撕:將杏鮑菇以手撕的方式撕成條狀,吃起來的口感就會與雞絲類似,還能吸附更多的醬汁。
農糧署也提供了上述三種杏鮑菇切法的個別食譜,包含「蒜香奶油杏鮑菇」、「三杯杏鮑菇」及「金沙杏鮑菇」,作法可參考下圖。

延伸閱讀
- 雞蛋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子?煎蛋除了加蔥花或菜脯,還能搭配哪些很對味的食材?
- 櫛瓜在台灣並非夏天盛產,為何又叫做夏南瓜?教你自製高纖低卡「義式夏南瓜麵」!
- 臺灣常見8種小番茄你都吃過嗎?另分享「冰釀梅漬小番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