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活屍片這個類型裡,常常會出現一種人物典型,由於想保護即將變成活屍的親人,因而將對方藏起,隱瞞消息不讓同伴知道,結果時常害死其他角色。
像電影《活人生吃》、《28週毀滅倒數:全球封閉》與影集《陰屍路》這些作品,都有類似這種親情誤事的情節,使這種狀況雖說合情合理,卻也由於下場往往會害慘他人,所以使這類角色亦時常被視為此類作品的典型雷包。
但隨著活屍片陸續發展,無論是這類雷包或活屍本身,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同與以往的發展。例如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與泰瑞莎帕瑪(Teresa Palmer)主演的電影《殭屍哪有這麼帥》,便讓活屍主角對一名人類女孩一見鍾情,因而開始慢慢復原成人。
而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執導的《活人甡吃》結局,賽門佩吉(Simon Pegg)飾演的主角,則在尼克佛洛斯特(Nick Frost)飾演的摯友變成活屍後,將他養在院子的儲藏室內,藉此繼續延續兩人的珍貴友情。
至於才一上映便打破《雞不可失》紀錄,成為韓國喜劇片上映首日影史票房冠軍的《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在這方面的元素,便比較接近《殭屍哪有這麼帥》與《活人甡吃》,同時還融入韓片賣座公式的一大利器,也就是在讓你覺得好笑或刺激之餘,亦不忘大打親情牌,彷彿將逼出觀眾眼淚視為最高職責一般。

正因為如此,雖然《我和我的殭屍女兒》確實有些黑色幽默的調性,但就整體來看,也還是給人一種更適合賀歲檔的感覺,試圖讓你一家從老到小都能看得開心,所以黑色幽默的程度自然也不會黑到哪裡去,甚至就連一些鏡頭、剪輯、配樂或搞笑手法等方面,也都務求平易近人,而且還到了一種稍嫌老派,偶爾讓你覺得比起電影,恐怕還更接近電視劇的質感。
但招式老卻不代表就無法奏效。作為《我和我的殭屍女兒》殺手鐧的親情元素,正與《屍速列車》或《與神同行》這類電影一樣,哪怕可以讓人明顯感覺得出刻意煽情的鑿痕,卻也還是足以打動這部電影瞄準的大量族群,除非你正好是不吃這套的觀眾,又或者對於太過賣力的催淚就是特別不耐,否則應該也不至於會對本片的作法格外反感才是。
除此之外,《我和我的殭屍女兒》也正如絕大多數,尤其是亞洲的家庭片或賀歲片一樣,本質上還是比較偏向傳統價值觀,同時還由於將目標觀眾設定為整個家庭,因此最主要想針對的對象,顯然還是瞄準了負責出戲票錢的家長。
所以,《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在劇情表面下,其實描繪的還是一場家長的美夢,透過曹政奭與李姃垠飾演的父親與奶奶,努力保護變成活屍的女兒,並透過各種方式喚醒她的回憶,使她不至於太過失控,同時有機會恢復為人的情節,作為一種彷彿孩子邁入青春期後,開始變得叛逆起來,使家長不禁懷念孩子年幼時,仍舊乖巧聽話的一種心境隱喻。
也因為如此,片中女兒反覆練習的舞蹈歌曲,並非當代年輕人喜歡的新歌,而是寶兒距今已超過20年的〈NO.1〉。就連他們回到鄉下老家躲藏的情節,也更強調曹政奭與故鄉老友及初戀情人的關係,乃至於他們藏在心中的懊悔過往,因而就這麼更進一步,悄悄瞄準了本片在家庭成員中的最核心目標。

綜觀這些狀況來看,《我和我的殭屍女兒》這部試圖讓觀眾又笑又哭的家庭喜劇,雖然看似輕鬆隨意,實則經過重重計算,就連那些不太精緻的地方,也可能是考量目標族群以後,這才刻意為之的相關設計。
你未必會喜歡這樣的電影,但也絕對無法否認,它確實就是能讓不少觀眾喜愛。而這,或許也正是韓國的電影工業中,最令人深感佩服的一環了。
責任編輯:盧郁安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