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自由戀愛的風氣越趨開放,社會的包容度變得比以往更高,各式各樣的戀愛型態也隨之出現,除了開放式關係與關係無政府主義的興起、煤氣燈效應與ghosting的現象層出不窮,現在又迎來了新的,令人感到有些頭痛的行為,大家稱之為Banksy——意思有點接近於中文圈時常見到的「斷崖式分手」。
Banksy是什麼?
這個詞彙源自於一位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沒錯,他們同名)他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Girl With Balloon事件:在他的畫作〈Girl With Balloon〉以86萬英鎊的高價成交之後,畫布被畫框暗藏的碎紙機切碎,只剩畫布的上面1/3是完好如初,待在畫框中的。Banksy自毀作品的操作,成功引起討論熱潮。
而在感情關係裡的Banksy,指的是一種分手方式:一方在未與另一方坦承自己的感受,缺乏深度談話之情況下,獨自默默地抽離情感,花費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計劃離開,卻將另一方完全蒙在鼓裡,直到突然被通知分手。有時,甚至是從第三方人士聽到自己被分手的消息。

Banksy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被分手的一方若擁有敏感纖細的個性,便意味著能感受到那些細微的變化,像是伴侶行為的改變、種新的轉移等等,但當他們想表達自己的不安全感時,卻會被Banksy的那一方告知一切都很好,甚至是被反問「會不會太敏感了?」讓人開始質疑自己的直覺。就像約會教練Connell Barrett指出的,要進行Banksy的人會刻意營造一如往常的假象,直到他們準備好離開的那一刻。
為何這種趨勢正在Z世代當中蔓延?
據Barrett解釋,由於不想起爭議,加上出於自我保護心態,採取Banksy手段的人不想看到對方因自己感到失落的神情,他們不想當壞人。
另外有專家指出,Banksy的興起與現代約會文化的變化密切相關。戀愛顧問Amy Chan認為,交友app的普及是主要原因之一「人們的約會禮儀越來越糟糕,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容易將他人視為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對象」他同時強調,這也是人們社交技能退化的跡象,人們逃避面對提分手的罪惡感,最終卻給對方帶來更大的衝擊與傷害。
如何識別和應對Banksy?

專家建議,如果你感覺到伴侶正在疏離你,或許可以相信你的直覺——即使對方在口頭上安慰你或轉移話題,甚至把問題丟回去給你。Amy Chan提醒:「不要對自己洗腦,認為僅僅因為他們說一切都好,就可以忽視冷淡的行為。如果你感受到情感距離,你有權表達這種感受。」
如果真的不幸遇上Banksy,與其反思自己做錯了什麼,不如換個角度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關係為何,跟會突然消失的人在一起,真的會讓自己快樂嗎?將焦點從被分手,轉移到調整自己的擇偶條件或戀愛方針。
Banksy有著顯而易見缺點:缺乏誠實的深度溝通、某種程度上算是在騙人,會帶給對方巨大的錯愕與傷害⋯⋯。雖然正視與指出關係中的缺陷,確實會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唯有坦率、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用開放的態度聆聽對方的感受,才是讓關係更健康的關鍵。
參考資料
Banksying is the latest toxic dating trend, and you’ve probably already experienced it.
Banksying: Inside the new dating trend that’s even worse than ghosting
延伸閱讀
文字整理:楊婕如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