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裹滿糖霜的經典口味、內餡飽滿的爆漿款、或是造型繽紛的特殊類型,「甜甜圈」早已是全球各地大小朋友都喜歡的療癒系美食。今天要從起源到風味,聊一聊甜甜圈的「甜蜜」進化之路,讓我們能對這個日常小點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甜甜圈的身世:為什麼中間有一個洞?

甜甜圈的確切起源已不可考,但普遍認為它的原型可以追溯至歐洲的油炸麵團點心。在古羅馬和中世紀時期,歐洲就有類似甜甜圈的油炸麵團,常在節慶或齋戒期食用。而現代甜甜圈的樣貌,則普遍被認為是隨著17世紀荷蘭移民傳到美國。
關於甜甜圈中間的洞是如何出現的,流傳著幾個有趣的版本。
- 海軍船長的發明:最廣為人知的故事是,在19世紀中期,一位美國船長亨森·格雷戈里(Hanson Gregory)為了避免麵團在油炸後中間總是不夠熟,便用胡椒罐在麵團中間挖了一個洞。
- 為方便穿線:也有其他說法提到,做出那個洞是為了方便將油炸麵團穿在繩子上販售。
無論真相如何,這個小小的「洞」讓最初的甜甜圈有了易辨識的經典外型,並隨後風靡全球。
甜甜圈的種類:形狀與製作方式差異
甜甜圈的種類繁多,最常見的分類方式是根據其外型和製作方式。
環形甜甜圈 (Ring Doughnut / Glazed Doughnut)
- 特色:中間有洞的圓形,通常外層會裹上糖霜、巧克力醬或撒上糖粉。麵團蓬鬆柔軟。
- 製程:通常以酵母發酵的麵團油炸而成。酵母發酵會產生氣體,使麵團膨脹,形成內部輕盈的質地。
- 口感:外皮微酥,內部鬆軟,口感輕盈。
包餡甜甜圈 (Filled Doughnut / Jelly Doughnut)
- 特色:中間沒有洞的圓形,內部通常會填充果醬、奶油、巧克力醬或卡士達醬等餡料。
- 製程:有些也是用酵母發酵,有些則是用泡打粉等膨鬆劑,使麵團快速膨脹。
- 口感:口感可能比有洞的更為紮實,內餡能帶來豐富的濕潤度。

長型甜甜圈 (Long John / Eclair Doughnut):
- 特色:外形呈長條狀,有些會有切口以便填充內餡,有些則直接淋上糖霜或巧克力。
- 製程:多以酵母麵團製成,經油炸後再進行裝飾或填充。
- 口感:與有洞甜甜圈相似,外酥內軟,但會因尺寸或內餡的不同,使口感體驗略有差異。
麻花甜甜圈 (Twisted Doughnut)
- 特色:麵團經過搓揉和扭轉,形成獨特的麻花狀。表面常裹上糖粉。
- 製程:通常使用酵母發酵麵團油炸。韓式麻花甜甜圈則以糯米粉為主要製作材料。
- 外酥內軟,麻花甜甜圈口感且帶有嚼勁。
- 口感:口感多樣,從輕盈酥脆到紮實Q彈都有,外形獨特,更易吸附糖霜,帶來豐富的味覺層次。

甜甜圈的外型不僅於此,而這些不同的製程和形狀,創造了甜甜圈豐富多樣的口感和風味。
享用甜甜圈的最佳風味:這樣吃最滿足!
想要品嚐到甜甜圈的最佳風味,並提升入口後的滿足感,可掌握以下幾點。
- 新鮮出爐:甜甜圈在剛出爐時風味最佳,外皮酥脆,內部鬆軟,馬上享用最棒。
- 搭配飲品:一杯熱咖啡、冰牛奶或茶,都是甜甜圈的絕佳搭檔,能平衡甜味,提升整體享受。
- 適量享用:作為點心,適量食用甜甜圈能帶來滿足感,過量則有可能增加身體負擔。
如今市面上也有許多烘烤而非油炸的甜甜圈,或是使用全麥麵粉、減少糖油的健康改良版,讓甜甜圈愛好者有更多不同選擇!
資料來源:
- The History of Doughnuts
- Ever wondered why there are holes in doughnuts?
- 16 Different Types of Doughnuts to Try If You Have a Sweet Tooth
- Why Baking Donuts at Home in Your Oven is Easier, Healthier, and Cheaper
延伸閱讀
- 「Mister Donut×丸亀製麵」醬油豆皮甜甜圈開吃!蕃茄烏龍麵鹹派、明太子麻糬派同步登場
- 風靡全球日本「I’m donut?」插旗台北!12款人氣生甜甜圈同步東京開賣,加碼3款台灣限定口味
- 甜甜圈控看過來!Krispy Kreme即將滿11歲,用甜甜圈傳遞幸福也要圈住你一起共度甜蜜時刻
文字整理:本文初稿為Roomie國際中文版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蔡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