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羊人派(Shepherd’s Pie)乍看之下不過是一道簡單的肉醬焗馬鈴薯泥,但它的文化背景卻遠比想像中豐富!牧羊人派其實象徵著節儉與溫飽的精神,從羊肉到牛肉、從木柴火爐到現代烤箱,牧羊人派也隨著時代悄悄改變了面貌。

起源:從剩菜再利用到經典料理
牧羊人派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的愛爾蘭與英格蘭北部,當時馬鈴薯在英國逐漸普及,成為了平價又飽足的主食。傳統上,牧羊人派是用吃剩的烤羊肉剁碎,再搭配洋蔥、胡蘿蔔等蔬菜和高湯慢燉成濃稠的肉醬,最後覆蓋厚厚一層馬鈴薯泥送進烤箱焗至表面金黃酥脆。這種「剩菜再利用」的做法,正是當時經濟條件有限的家庭一種實用又美味的解決方案。
牧羊人派之所以在現代仍受喜愛,正是因為它的多元彈性:只要有絞肉與馬鈴薯,就能變化出一份熱騰騰的暖心料理。如果想嘗試做出一份牧羊人派,不妨先準備一鍋調味均衡並加入蔬菜的肉醬,再鋪上一層綿密的馬鈴薯泥,放入烤箱約30分鐘,直到表面微焦就完成了。
馬鈴薯泥:平凡卻關鍵的一層
馬鈴薯泥可說是牧羊人派的靈魂所在,看似簡單卻暗藏細節。經典做法是先用鹽水煮馬鈴薯,再加上牛奶、奶油搗成細滑蓬鬆的泥狀,最後用「叉子」輕輕劃出紋路,這些紋路在烤焗時就會形成酥脆的表層!這種像蓋子一樣的馬鈴薯層,既保溫又增添口感,是牧羊人派在製作時的完美收尾。

如今還有不少英國家庭會在馬鈴薯泥中加入切達起司或蛋黃,讓香氣更濃郁、色澤更加金黃誘人。有些食譜甚至還會加上番茄醬或伍斯特醬來增添酸甜層次感。
牧「羊」人派:除了羊肉還有牛肉版本?
根據英國美食史料,牧「羊」人派早期確實嚴格區分為羊肉版本,而不是牛肉版本,事實上在當時也有一種使用牛絞肉的派正在流行,也就是農舍派(Cottage Pie)。但一直到現今,許多餐廳、食譜書及民眾都沒有很在意牧羊人派是否一定要用羊肉,只要做法一樣,經常就被統稱為 Shepherd’s Pie 了。
資料來源:
- Shepherd’s pie | Description, Origin, Lamb, & Casserole
- Origin of Shepherds Pie: History and How to Make It
- This Ingredien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epherd’s Pie And Cottage Pie
延伸閱讀
- 英國超人氣萬用清潔劑Stardrops「The Pink Stuff清潔膏」徹底解決頑固污漬!
- 電子支付時代的救星:TRUE UTILITY「英國多功能急需用錢鑰匙圈」讓你再也不怕現金不足!
- Kaldi 咖樂迪的「冷凍奶油司康」超美味!早晨就能享用到英國製的正宗司康,太幸福了
文字整理:本文初稿為Roomie國際中文版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蔡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