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蜜蜂從花朵採集花蜜後,經過酵素轉化和反覆釀造而成的天然食材,可以為我們的飲食增添一點甜蜜滋味。蜂蜜本身水分低、糖度高,並具備天然抑菌能力,而不同花種產出的蜂蜜,也會帶有截然不同的香氣和顏色喔!另外,蜂蜜在保存時有可能會發生結晶的狀況,還可以安全食用嗎?

蜂蜜為什麼會結晶?變質還是正常的物理現象?
買回家的蜂蜜放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它變得混濁,甚至底部出現結晶,看起來像是「壞掉了」。別擔心,這其實是蜂蜜的正常物理現象,而非變質!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當環境溫度較低(通常在13-14°C以下),或者葡萄糖含量較高時,蜂蜜中的葡萄糖分子會開始析出,形成白色顆粒狀的結晶。不同的花蜜來源,其葡萄糖和果糖比例不同,因此結晶速度和程度也會有差異。例如,龍眼蜜較不易結晶,而百花蜜則相對容易結晶。
結晶蜂蜜可以直接當作抹醬塗在吐司上,享受香甜綿密的口感;或將它加入溫熱的飲品中,輕輕攪拌使它溶解,為飲品增添一層圓潤的甜香。如果想讓結晶蜂蜜恢復液態,也能用約40℃的溫水隔水加熱,它就會逐漸變回原本的質地。

蜂蜜的「抗菌力」:大自然的天然防腐劑
蜂蜜不僅美味,還具有令人驚訝的抗菌能力!這使得蜂蜜成為一種天然的防腐劑,可以長期保存而不易腐壞。其抗菌特性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原因:
- 低水分活性:蜂蜜的含水量通常在17-20%左右,如此低的含水量會讓微生物因缺水而無法生長。
- 高糖濃度:高濃度的糖會產生滲透壓,抑制細菌和酵母菌的生長。
- 酸性環境:蜂蜜的pH值約在3.5-4.5之間,屬於酸性環境,不利於多數細菌繁殖。
- 過氧化氫:蜜蜂在釀造蜂蜜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酶,將花蜜中的糖轉化為葡萄糖酸和微量的過氧化氫(H2O2),具有溫和的抗菌作用。
蜂蜜的種類:你吃的是哪一種?
根據蜜蜂採集花蜜的種類,蜂蜜會展現出不同的色澤、香氣和風味。台灣常見的幾個蜂蜜種類有:
- 龍眼蜜:台灣最受歡迎的蜂蜜之一,色澤較深,帶有濃郁的龍眼花香,甜度高且不易結晶。
- 百花蜜:蜜蜂採集多種花源的綜合花蜜,風味層次豐富,香氣多元,較容易結晶。
- 荔枝蜜:色澤較淺,帶有淡淡的荔枝花香,風味清雅。
- 咸豐草蜜:具有獨特的草本香氣,口感清爽,結晶速度較快。
不同的花蜜來源,不僅會有一些不同的風味,其營養成分可能也會有微小差異。下次選購蜂蜜時,可以試試不同種類,體驗它們各自的獨特魅力!

資料來源:
- Health benefits of raw honey
- Why Does Honey Crystallize? (And How Do You Bring It Back to Life If It Does?)
- 結晶蜜該怎麼辦?3招妙用報你知
- 臺灣常見的蜂蜜種類大解析
延伸閱讀
- 如何辨別蜂蜜真假?營養師教3個簡單小技巧
- 無咖啡因茶專賣店H&F BELX的「蜂蜜香草博士茶」微甜的清爽風味超適合夏天!
- 酷聖石全新「蜂蜜莓好冰淇淋」睽違5年升級登場!超萌藍色小精靈聯名杯、脆餅餅乾零食包同步首賣
文字整理:本文初稿為Roomie國際中文版使用AI編撰
責任編輯:蔡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