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颱風等天災來得突然,防災包的準備從不是「可有可無」。許多人對防災用品沒概念,其實只要掌握三大重點──求救物品、即食食品與日用備品,就能有效提升避難時的生存機率。這篇整理防災包該怎麼準備、哪些食物最實用,以及收納與檢查的注意事項,一篇看懂!
.jpg)
防災包指的是當遇上緊急情況時,可以隨身帶走,有助避難所需的緊急用具。防災包以日本研究、民眾教育的最完整。防災包屬於萬用包,足以應對、支撐維繫短時間天數的避難救急使用。防災包該準備哪些用具、物品呢?別各種東西都想放,應考量容易攜帶的重量、最需求的物品,主要內容物,可分為求救物品、食物以及生活用品三大類。
防災包要準備哪些用具才對?三大類必備!
防災包內容一:求救必備物品
求救重要物品:
- 手電筒、備用電池
- 哨子
- 飲用水
- 瑞士刀
- 輕便雨衣
- 棉質手套、童軍繩
- 有服用的藥物、緊急藥物與醫療品
應對緊急避難時刻,最重要是能利於逃難、求救,遭遇停電、火災或是崩塌等危險狀況,手電筒、哨子等利於求救,而如手套、雨衣以及繩索等利於移動或排除障礙物。
維持基本的生存的飲用水則是必備,根據內政部消防署建議,飲用水每人每天需要 3 公升的水。而其他應對需求上,有長期服用藥物,也應將重要藥品、緊急感冒藥等考量進去。而醫療救護品如紗布、OK 蹦等,對於防災過程有備無患。
防災包內容二:食物、食品
.jpg)
食品:
- 即食包(可立即食用優先/部分可熱水沖)
- 容易開啟與保存的罐頭(依情況則需開罐器)
- 適量糖果或巧克力類等
安排防災包內的食品,須考量食用、存放的便利性,要盡可能應對無水、無爐火或無電力供應的環境,因此選擇能立即食用、不需加熱烹調(或部分可加水沖泡)的食物最好,如可自動加熱的即食包、罐頭、使用熱水沖泡即可完成的調味米飯或調理包,而像日本則有防災專用的罐頭麵包等。特別留意,罐頭和食品的包裝應以容易開啟為重點。
另外,充飢的蘇打餅乾、補充營養棒等餅乾食品類,適量糖果在血糖低時派上用途。而準備食物時,盡量以 3 天份的份量來考量。
防災包內容三: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
- 保暖毛毯
- 暖暖包
- 保暖或更換的衣物
- 消毒液、濕紙巾或衛生紙
- 其他生活用品(如塑膠袋等)
生活用品看似不重要,卻可能在緊急時發揮效用。遇緊急狀況時,身上穿著的衣物可能不足夠,當日夜溫差大時,可保暖的毛毯、禦寒衣物可避免受寒或失溫。而替換衣物可少量準備。
維護清潔可準備消毒酒精或消毒液,以保持手部或身體潔淨,對於飲食或其他狀況都有用。而基本衛生用品如濕紙巾、衛生紙以及女性生理用品等,適量安排。
防災包的選擇
市面上有多種針對緊急時刻研發的防災包類型,也可選擇和一般日用包包相比辨識度更高(顏色、功能),空間足夠、具有多功能性夾層,而材質方面具防水效果的更好。適合個人攜帶性與容易收納性,也是選擇重點。
準備防災物品,參考上述推薦的物品種類,還要留意準備過程:
1.防災包數量:
建議為一人一包,而非家庭共享一包,才能足夠、有效發揮最好用途。
2.擺放位置:
應放在遇到特殊緊急時最易取得的位置,且必須家中成員都知道擺放位置。
3.定期更換、補充用品:
食品有保存期限,因此內政部消防署便曾指出,應每半年重新檢查或更換防災包的內容物。
4.針對個人調整內容物:
老人、嬰幼兒以及孕婦等,對於用品的準備需求不同,如嬰兒須考量奶粉或尿布等,針對不同的個人打造防災包,才是適當做法。
一般日常對於防災包不容易時時留意,但預先準備才有助於應對任何如地震等災難緊急狀況,防災包並無強制規範的所需的物品,每個人都能準備最適合自己、易攜帶的防災避難包。若過去忽略了應對災難的防災準備,就從現在起,為自己和家人留意、行動吧!
▶ 參考資料
內政部消防署
延伸閱讀
- 用USB就能充電重複使用!不僅日常實用,COAST 「ZX AAA充電電池」也是防災包的必備定番
- 防災包必備「AQUMO CANDLE 水蠟燭緊急用燈」,只需1毫升的水即可照明7天!
- 防災包必備+1!我找到了一款解決「緊急缺水問題」的攜帶式隨身淨水器
- 當作防災包也好用!TO&FRO「旅行收納袋」終於到貨,極輕量的耐用材質能夠裝下超乎想像數量的物品
- 向防災新手推薦KING JIM「車用防災包」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