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ith-text
掌握台日新鮮單品好物 隨時推給你!立即追蹤

送禮選這款準沒錯!2025 必收「日本伴手禮」5 選,最中餅、羊羹等經典甜點推薦!

送禮選這款準沒錯!2025 必收「日本伴手禮」5 選,最中餅、羊羹等經典甜點推薦!
送禮選這款準沒錯!2025 必收「日本伴手禮」5 選,最中餅、羊羹等經典甜點推薦!
送禮選這款準沒錯!2025 必收「日本伴手禮」5 選,最中餅、羊羹等經典甜點推薦!

年末年初,總是少不了返鄉探親或與朋友、恩人見面的安排。在這樣的節日氣氛裡,許多人都希望不只是空手到場,而是準備一份精心挑選的伴手禮,表達心意。因此,我們向幾位擅長挑選伴手禮的編輯詢問了今年的推薦。在這篇文章中,將為大家介紹五位偏愛和菓子的編輯所選擇的伴手禮清單。

每年的這個時候,虎屋都會推出以十二生肖命名的羊羹(UCO)

とらや 「干支羊羹詰合せ」

虎屋「十二生肖羊羹拼盤」4,968 日圓(含稅)

年末返鄉時,我必定會購買「虎屋」的羊羹作為伴手禮。它的包裝不僅精緻美觀,還帶著一絲可愛,雖然價格稍高,但我每年都忍不住帶回家。

這個時節,虎屋特別推出了與十二生肖相關的羊羹,非常應景又充滿吉祥意味,非常適合新年。2025 年是蛇年,他們推出了名為「春日之巳」的羊羹,光是名字就已經讓人感到雅緻,而羊羹的顏色與包裝的設計更是美得讓人著迷。

此外,我特別推薦他們的小型生肖羊羹系列,包裝上印有白蛇圖案,超乎預期的可愛,讓人看著就忍不住露出微笑。紅色代表「夜之梅」、黃色是「重影」、綠色是「新綠」,三種口味,每一種都讓人充滿期待。

這次我購買了中型羊羹「春日之巳」,以及包含生肖小羊羹的「干支羊羹詰合 1 號」。想到可以和家人一起打開這精美的包裝,享受這份用心挑選的甜點,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期待在新年的氛圍中,品味這份比平時更講究的和菓子,迎接嶄新的開始!

許多貓帶來好運的「最中餅」和「雞蛋糕」(山崎)

RARASAND「主張しすぎるもなか®️(16匹)」「招き猫のベビーカステラ(15匹)」

RARASAND「過於搶戲的最中餅(16 入)」、「迷你招財貓雞蛋糕(15 入)」

每年年底返鄉時,我總會購買虎屋的最中餅當伴手禮。然而,今年的盂蘭盆節返鄉時已經送過了……所以這次決定換成另一種帶有紅豆餡的「招福餡點心」。

我選擇的是 RARASAND 的「過於搶戲的最中餅(16 入)」。這款最中的靈感來自東京豪德寺地區的象徵「招財貓」,形狀也可愛得像極了小招財貓。

打開盒子後,裡面滿滿的招財貓最中餅,彷彿在說「用數量把福氣全都招進來!」這樣的氣勢真的讓人會心一笑。

這款最中是需要自己把餡料夾進餅皮中的,雖然保存期限有 3 個月,但仍然能保持餅皮的酥脆與紅豆餡的濕潤口感。而且,餅皮有兩種不同的質地(顏色有 6 種),吃起來也不會感到單調,這點真的很棒!

除了最中餅之外,我還購入了「迷你招財貓雞蛋糕(15 入)」,裡面塞滿了形狀像招財貓的小蛋糕,光是看著這滿滿一盒就讓人心情愉快。

今年總共帶著 31 隻招財貓一起回家過年(這樣的陣仗,應該不可能不招來好運吧!)。

銅鑼燒、最中餅、蜂蜜蛋糕……老字號和菓子的豪華組合(田附)

菓寮 東照「きらめき(大)」2,350円(税込)※お菓子詰め合わせ、「ひょうたんサブレ 6枚入り」

菓寮 東照「大粒栗最中餅」2,350 日圓(含稅)*什錦甜點「福分葫蘆餅乾」750 日圓(含稅)

既然是伴手禮,當然想挑選只有這裡才能買到的特色點心。今年,我選擇了位於川崎、創立於大正 2 年的老字號店鋪「菓寮 東照」的精緻和菓子。

因為每款都讓人忍不住想嚐嚐看,我索性選了他們的綜合禮盒。內含皮特別美味的「銅鑼燒」、如其名擁有大顆栗子的「大粒栗最中餅」、鬆軟的「蜂蜜蛋糕」以及口感細膩的「川崎蒸卡仕達」,這樣豐富的組合實在太吸引人了!

此外,還特地買了非常適合新年的「福分葫蘆餅乾」。這款餅乾甜度適中,味道也是一絕。

雖然說是伴手禮,但恐怕我自己也會忍不住多吃幾個吧!

兩種以富士山為主題的日式點心(岩澤)

田子之月「果實」、梅香堂「百景」

說到點心,以前我總是習慣搭配「咖啡和西點」,但自從搬到靜岡後,我開始非常喜歡「日本茶和和菓子」的組合。我住的地方,伴手禮的定番就是「田子之月」。雖然他們的「最中餅」也很受歡迎,但這次回家時,我選擇了兩款以富士山為主題的可愛點心。

富士山形狀的「果實」,是將焦糖和堅果包裹在脆皮最中餅裡的美味。包裝也十分可愛,而且保質期較長,作為伴手禮再合適不過了。搭配一杯焙茶,讓人感到溫暖幸福。

另一款是在店裡一眼就愛上的「百景」,這是一款和三寶的干菓子。每一顆都能帶來滿足感,吃起來就像精緻的巧克力糖球……與靜岡茶一同贈送,絕對會讓人開心的美味。

京都車站直通伊勢丹購買的和菓子與當地清酒(シラクマ)

仙太郎「招牌最中餅」、其他和菓子以及城陽酒造的日本清酒

每次出差或回鄉時,我都會必定購買京都老字號和菓子店「仙太郎」的點心作為伴手禮。雖然我本來就喜歡和菓子,但自從品嚐了這裡的點心後,我更是深深陷入其中,現在差不多每個月都會給自己買些來當作犒賞。

特別推薦的是,他們現場幫你填餡的「招牌最中餅。那脆脆的外皮和柔和的紅豆餡相得益彰,真的是太美味了。當作伴手禮買的時候,會選擇他們的專用套裝。

另外,我還會搭配京都的當地清酒一起帶走。這次我選擇了之前喝過非常好喝的「城陽酒造」的日本清酒

兩者都在京都車站直通的伊勢丹內,可以在搭新幹線之前輕鬆準備,這點真是非常方便……當然,途中自己享用的和菓子也不會忘記帶上。

延伸閱讀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 ROOMIE 編集部。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

UNIQLO 必買回顧:這 3 款熱賣單品實穿耐看,一路穿到現在

UNIQLO 必買回顧:這 3 款熱賣單品實穿耐看,一路穿到現在
UNIQLO 必買回顧:這 3 款熱賣單品實穿耐看,一路穿到現在
UNIQLO 必買回顧:這 3 款熱賣單品實穿耐看,一路穿到現在

去年秋冬買的 UNIQLO 單品,有些現在依然是穿搭或外出必備。今年再次整理這 3 款實用單品,包括剪裁俐落的牛仔褲、好搭不挑身形的寬褲,以及晴雨兩用的抗 UV 摺疊傘,即使到了 2025,依然是出門率極高的實穿款。這些單品的耐穿程度,值得再推薦一次。

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牛仔褲

UNIQLO U「打褶牛仔褲」棕色/米色 1,990 日圓(含稅)

被美麗剪裁吸引而購入的是 UNIQLO U「打褶牛仔褲」。這款褲子讓我感受到它的實用性,無論是四季穿著都毫無疑問會非常活躍。

對我來說,符合最佳剪裁有三個要件:

・腰圍不宜過低。標準是,蹲下時有一定的空間餘裕。
・大腿和臀部周圍有足夠的寬鬆感,但又不會顯得邋遢,這一點很重要。
・站直時的垂直線條要美麗。即使搭配衛衣或T恤,整體依然能顯得有品位。

這款褲子完美達成了這些條件,兼具了寬鬆感和優雅感。

縱向線條看起來美麗的原因,是因為褲子上有摺褶設計

此外,走路時褲子會有自然的動感,讓人幾乎感覺不到牛仔布的僵硬,這款褲子布料的柔軟度也是讓剪裁看起來美麗的一大因素。

從側面看,這條褲子雖然不會顯示身體的線條,但也沒有過於寬鬆的感覺。雖然有些許寬鬆,但並不會顯得臃腫。

順便一提,我選擇的是合身尺碼,並將褲腳折一次穿。因為如果選擇腰圍較寬鬆的尺碼,就需要折兩次褲腳,這樣腳部看起來會顯得沉重。

UNIQLO 必買回顧:這 3 款熱賣單品實穿耐看,一路穿到現在

剛購買時,腰部的按鈕可能會感覺有點緊,但隨著穿著時間的增加,它會逐漸變得柔軟,所以不需要擔心。

這條可以一年四季穿搭的「打褶牛仔褲」是一個基礎單品,只要擁有一條,就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絕妙色調的魅力「打褶寬褲」

UNIQLO「打褶寬褲」3,990日圓(含稅)

UNIQLO 的熱賣商品之一「打褶寬褲」,其中灰色的色調尤其迷人。

它的魅力在於能夠搭配任何顏色和材質,展現出無限的搭配可能性。

例如,搭配藍色條紋襯衫,就能營造出清爽且有「正式感」的穿搭。

如果搭配紅色條紋,則能呈現輕盈的印象

因為材質本身有一定的正式感,非常適合作為工作服穿搭。

這條「打褶寬褲」的垂直感非常棒,完美地平衡了正式感與休閒感

前側有摺褶和中縫設計,腰部則採用彈性設計,即使將上衣紮進去,也能保持俐落的外觀,這是其中一大亮點。

褲型不會過於寬鬆,適合各種上衣和身形,且材質具有正式感,這樣的價格根本看不出來。

解決「天氣不穩定的焦慮」的摺疊雨傘

UNIQLO「抗 UV 摺疊傘」1,990 日圓(含稅)

這款是我超級喜歡的「低於 2,000 日圓卻充滿功能美感」的抗 UV 摺疊傘

提到既能防曬又能抵擋雨水的傘,通常骨架都比較纖細,而這款則是傘骨和固定裝置都非常堅固

雖然稍微有些重量,但正是這份厚實感賦予了它強韌的耐用性,不論晴天或雨天使用時,都能感受到穩定性。

此外,這款傘的設計可以輕鬆旋轉,將風輕鬆引導過去,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至今為止,即使在強風中也不會出現傘子反過來的情況,讓我能夠毫無壓力地防止雨水和紫外線。

當然,這款傘的防水性也非常出色。即使用自來水的水壓將其弄濕,只需輕輕搖動傘子,水就會輕易被彈開。

這款傘的傘骨長達 55 公分,擁有足夠的直徑來有效防止雨水和紫外線。

作為晴雨兼用傘,它具備 UV 防護功能(UPF40)。對於那些認為「已經塗了防曬霜,所以傘紫外線防護指數 UPF40 就夠了」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規格。

在天氣變化多端的季節,只要隨手將它放進包包中,便能隨時派上用場,這款來自 UNIQLO 的抗 UV 摺疊傘非常方便。

另外,它還有防止丟失傘袋的繫帶、易於摺疊等多項功能美設計,值得一提。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 mio。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