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因為演出《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等大量恐怖電影而被譽為「尖叫女王」的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在銀幕上再次尖叫。問題是,這是一部迪士尼電影,這裡可不能出現什麼殺人魔追殺她,但她遇到的情況當然值得她尖叫:她跟和她感情不和的女兒交換了身體,而她明天就要結婚了!
這是《辣媽辣妹》的劇情大綱,它可以說是2000年代「換身喜劇」的代名詞、是一整個世代共同的回憶。
22年過後,潔美李寇蒂斯依然活躍影壇,她這幾年持續和麥克邁爾斯奮鬥、還獲得了奧斯卡,邁入了不惑之年的她贏來了演藝生涯的新高峰。
當年叱吒風雲的童星女王琳賽蘿涵(Lindsay Lohan),近年來卻只剩八卦雜誌不時會揶揄她,在經歷多年的吸毒風波、荒誕不羈的歲月之後,也重新振作了起來,以最好的狀態積極重返大眾目光。
片商自然也不放過這個機會,趕快挖出這個組合再拍攝《辣媽辣妹2》,這也是我們回顧2003年的《辣媽辣妹》的絕佳時機。
2000年代的換身神劇,其實藏著滿滿演技挑戰
「換身喜劇」的好看之處,就在於演員必須在一部電影中同時演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而且同時必須要說服觀眾「現在的那個他不是剛剛的那個他」,演技精湛的潔美李寇蒂斯跟琳賽蘿涵完美達成了這個任務。
而交換身體的兩個角色差異越大,造成的戲劇衝擊就越大,近一步的反差喜感就越是強大,這麼說起來,以同時叛逆女兒跟嚴厲慈母這樣非常生活化、又能引起許多觀眾共鳴的《辣媽辣妹》,可以說是完美地達成了這個任務。
只不過,或許是因為時代變遷、還有現在主流思想跟價值觀的改變,現在回頭再看《辣媽辣妹》,覺得最有趣的反而不是那些兩人交換身體後各種插科打諢的喜劇情節(當然好笑的部份還是很好笑),而是一種觀感上的「換身」喜劇的荒謬錯置感: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琳賽蘿涵飾演的女兒安娜其實乖巧的不得了,而大多數的問題其實是出在潔米李寇蒂斯演出的媽媽泰絲身上。
以2025的眼光重看:原來媽媽才是最難搞的那個?
我們可以這麼說:安娜的叛逆其實只是在媽媽面前稍微耍耍嘴皮子的小小反抗而已,從她私下跟朋友還有跟心儀男生的互動對話,可以看出她其實還是個很聽媽媽的話──但是會玩搖滾樂(會玩搖滾樂的小孩就是壞!)⋯⋯
她會認真交作業(然後被帶私心的老師刻意給低分)、會被曾經要好的朋友霸凌(然後嘗試反擊卻被留校察看),還是個高中生的她當然沒辦法懂單親媽媽背負的責任與壓力,但她並沒有不體諒或是破壞媽媽的事業與新感情,反而比較受寵的那個弟弟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皮卻不可愛的形象。
在親子關係跟校園中都是弱勢的她,遇到了什麼事情、想要什麼東西、希望能跟男生約會,都會認真詢問媽媽的意見,這在許多家長眼裡簡直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孩子。

所以我才會說,從2025年的角度來審視《辣媽辣妹》的話,泰絲才是那個會讓教育專業直搖頭的母親:身為心理醫生的她,嘴上說著「溝通才是王道」,但在女兒每每嘗試溝通時,她卻是那種會說出「我說的算」的威權型母親,會說出女兒的穿搭像脫衣舞孃、像妓女這種兒童不宜的話——
(對,當年迪士尼竟膽敢將這些詞直接放進電影裡,想想那些帶著孩子看電影、希望能透過這部電影增進親子感情的家長面對孩子詢問「什麼是妓女?」的尷尬表情)
她甚至會拆了女兒的房門,然後告訴她隱私權是一種特權(還記得台灣前幾年那個說隱私不是小孩的權利,是福利、是恩典導致被炎上的媽媽嗎?),因此,從許多方面來看,她其實還真是個失職的母親。
某種程度來講,當《辣媽辣妹》故事進到尾聲,安娜還是那個安娜,有所成長跟改變的都是泰絲,這次的事件好像是為了泰絲而設計,安娜反而成了那個為了讓媽媽成長而跟著受到牽連的倒楣鬼,但她大多數的時候感覺玩得蠻開心的就是了。
22年後的她們會怎麼對話?續集能帶來什麼新火花?
但這反而成了讓人期待《辣媽辣妹2》的理由:電影中的角色們討論的樂團是The Vine(中文字幕翻譯成五月天),這是當時年輕、活力、叛逆的象徵,如今還在聽這些樂團的人,或許已經不會被視為酷酷的年輕人了,而儘管主角的樂團唱著「我不想長大」,但她們在續集中終究是成為了大人了。
如今同樣成了母親的安娜,面對這個世代的孩子,會不會又衝撞出什麼全新的價值觀?這部續集又會提出什麼樣的觀點,來詮釋屬於社群、網路時代的親子關係呢?這或許是《辣媽辣妹2》最大的看點之一。
責任編輯:盧郁安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