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你曾在新墨西哥州的聖誕夜漫步,一定對那些沿街散發溫柔光芒的紙燈籠不陌生——簡單的牛皮紙袋裡放入一根蠟燭,就能創造出最動人的節慶氛圍。這些被稱為「Farolito」的紙燈籠,承載著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溫暖光線的純真渴望。
但紙張終究太脆弱了。一陣風、一滴雨,這份美好就會消散無蹤。
直到布魯克林韓裔設計師Sean Kim出現,他決定用21世紀的科技,重新詮釋這份來自沙漠的永恆生命力。

設計師愛上紙燈籠的突發奇想
Sean Kim第一次見到Farolito紙燈籠時,他被那種簡單到近乎樸拙的美感深深震撼了。
「就是一個普通的牛皮紙袋,放入一根蠟燭,就能創造出如此動人的光影效果,這讓我想起了人類最原始的取暖方式——圍繞篝火聚集。」
但作為一個現代設計師,Kim很快發現這種傳統工藝的局限性:紙張會燃燒、會破損、會在第一場雨後變成廢料。 如何在保持那份純真美感的同時,讓它更適合現代生活?
答案藏在他的布魯克林工作室裡—— 一台嗡嗡作響的 3D 列印機。
走進Wooj設計工作室,你會看到一個幾乎不可思議的轉化過程。Kim和他的團隊用3D列印技術,一層一層地「摺」出了紙袋的每一個細節:
頂部那些不規則的缺口,原本是為了讓紙袋更容易撕開,現在成了光線逸散的詩意開口;兩側明顯的摺痕,曾經是為了讓紙袋平整收納,如今成了幾何美學的一部分;底部的方形穩定結構,從實用考量昇華為視覺的平衡點。
最神奇的是,這些原本屬於「廉價日用品」的設計細節,在3D列印的重新詮釋下,變成現代藝術的語彙。
但真正讓 Farolito 燈與眾不同的,不只是它的外形,更是它的材質。Kim選擇用回收PLA生物塑料來製作這盞燈。
「我們生活在一個塑料氾濫的時代,但如果我們能讓塑料變得美麗、持久、有意義,那它就不再是環境的負擔,而是文化的資產。」

這種生物塑料不僅可以回收再利用,更重要的是,它擁有恰到好處的透光性——既不會像玻璃那樣刺眼,也不會像厚重的陶瓷那樣完全遮蔽光線。 當2700K的暖光透過這種材質散發出來時,就像是把新墨西哥沙漠的夕陽帶進了紐約的公寓裡。
一盞燈的時空旅行
站在這盞高8.75英寸、寬4.75英寸的Farolito燈前,你會感受到一種奇妙的時空交錯感。看起來就像是從新墨西哥的聖誕夜穿越到了現代都市的客廳。
燈體表面那些若隱若現的列印層紋,Kim故意保留了下來。
「這些紋路不是缺陷,而是我們製作過程的簽名。就像陶藝家不會完全磨平陶器上的手指印一樣,這些層紋讓每一盞燈都有自己的性格。」
當夜幕降臨,Farolito燈被點亮時,那些層紋會在光影中形成細膩的漸變,彷彿在述說著從數位檔案到實體物件的神奇旅程。
Wooj的按需生產模式,不僅減少庫存浪費,更重要的是,它讓設計的門檻變得更低。不需要大量的模具投資,不需要最低訂購數量,一個好的想法就能直接變成現實。
有人可能會問:用3D列印製作「紙燈籠」,會不會失去了原本的手工溫度?
Kim的回答很有意思:
「我們不是在取代傳統,而是在延續它的精神。新墨西哥的Farolito燈籠之所以美麗,不是因為它是紙做的,而是因為它承載了人們對溫暖光線的渴望。我們只是用新的方式,讓這種渴望在現代生活中得以延續。」
在這個意義上,每一盞Farolito燈都是一個小小的奇蹟——它用現代科技點亮了古老的智慧,用設計的力量連接了過去與未來。
文字整理:周昱璇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