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ith-text
掌握台日新鮮單品好物 隨時推給你!立即追蹤

為何有那麼多水果攤在深夜裡營業?那街上發光的畫面,就像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一樣

為何有那麼多水果攤在深夜裡營業?那街上發光的畫面,就像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一樣
為何有那麼多水果攤在深夜裡營業?那街上發光的畫面,就像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一樣
為何有那麼多水果攤在深夜裡營業?那街上發光的畫面,就像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一樣

小時候我是那種九點準時上床睡覺的孩子,也因為如此,任何在深夜還可以醒著的時刻,對我來說,像是某顆慢動作的鏡頭,現在還存在於我的記憶中。

應該是某個特殊的節日,半夜被帶去烘爐地,上山之前,先繞到了土城為土地公準備一些供品。那時候深夜的連城路隱沒在一片黑暗中,唯獨一間超大的水果店,像一座燈塔,為那段道路提供了唯一的光源。

那半夜的燈光,藉由那些成堆飽滿的水果反射著不同的顏色,成了我童年對於深夜印象很深的一個畫面。

為何有那麼多水果攤在深夜裡點著燈營業?

Photo Credit:murmurtaipei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熬夜根本就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我發現家裡附近還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果攤,縱使規模不大,有的甚至沒有店面,也沒看到有太多客人光顧,但它們還是矗立在深夜裡。

有的水果攤的老闆,不論是颳風下雨,甚至在寒流來襲的夜裡,也只是將整個身體縮進厚重的羽絨外套,拉上帽子,彷彿身旁的水果堆,是他對抗寒風的堡壘一樣。

每當看著這樣的靜止的畫面,甚至看不清老闆呼吸的起伏,實在很難想像,要有多麼強大的理由,才足以讓他們情願離開溫暖的被窩,選擇在街邊的躺椅上打盹?但搜尋後發現,水果攤在深夜營業的理由其實相當務實,不外乎就是批發進貨的時間、理貨上架的安排,還有希望能多增加一些營業額。

原先那些正要萌發出來的幻想,瞬間撞上了一堵名為現實的牆,頓時感到有些索然無味。我雙眼放空的在腦中想像家裡附近的那間水果攤,位於黃昏市場的轉角邊,與我小時候看到的那間水果店一樣,為深夜裡的黑暗中提供一些光源。

周遭的黑暗隔絕了白天的喧囂,透露出了一份寧靜感,那份幾乎凝結的畫面在我腦中,與另一幅代表孤寂的繪畫連結了起來,是美國畫家Edward Hopper的〈Nighthawks〉。

如果愛德華霍普來到台灣,他會如何描繪這些水果攤?

Photo Credit:murmurtaipei

Edward Hopper的〈Nighthawks〉,描繪的是深夜的紐約街角,一間有著巨大玻璃窗的小酒館。吧台裡,一名調酒師彎腰忙碌著,外面一對男女坐在一起,像是在談話著。另一個男人背對著畫面,獨自喝著酒,畫面的左邊,則是空無一人的漆黑街道。

那條街少了路燈提供照明,唯一的光源是從酒吧內投射出去的,可以在人行道上,看到獨自飲酒男的影子,畫中人看起來不是帶有哀傷的孤寂感,更像是一種沉浸在各自思緒中的狀態,是一個時間被凍結、靜謐的瞬間。

表面上看來,水果攤與Edward Hopper的畫中表現的情緒很像,同樣的燈光與黑暗對比,同樣的隔絕感,而我扮演的是沉默的旁觀者。然而,當我想起那些務實的理由時,這兩種孤寂的本質,卻顯現出些許的不同。Edward Hopper畫筆下的孤獨有一種抽離感,一種哲學性的獨處,甚至有一點享受的感覺,我們可以投射任何心靈狀態進去。

而我在深夜水果攤感受到的,本質上是一種從生命力所延伸出來的孤獨,不是為了尋找對頻的同好,更不是為享受獨處,是務實且在地的生活習慣所延伸出來一種有生命力的孤寂感。

我凝視深夜水果攤的方式,也能算是一種「台灣感性」嗎?

Photo Credit:murmurtaipei

最近「台灣感性」一詞受到很大的討論,也讓我反思,我凝視著深夜水果攤的方式,也能算是一種台灣感性的觀看方式嗎?坦白說,我對這個詞的定義有些模糊,也不敢妄下定論。

但是台灣感性一詞的出現,在我心中激起了一個小小的漣漪,與其糾結於定義,我更想知道的是,如果將Edward Hopper那種獨特描繪孤寂的視角,當作一種濾鏡,用它來觀看台灣的在地場景,那會是什麼模樣?

我後來發現,台灣的孤寂感,鮮少將獨處本身當成目的。深夜檳榔攤的霓虹燈,是為了完成一筆交易,自助洗衣店的規律運轉聲,是家務勞動的延伸,外送員在路邊的短暫駐足,則是兩趟奔波之間的喘息。

而這些場景的共通點,是它們的獨處往往是附屬於某個更實際的行為,這或許也呈現了台灣感性所代表的那種,不刻意追求姿態、一切以生活為優先的務實樣貌。

在這裡,孤獨不是被拿來品嚐的,而是在打拼的間隙中,自然而然發生的從容感。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MUJI 爆紅麻棉睡衣太好穿!涼感親膚又可外出,日幣 4,990 就能入手

MUJI 爆紅麻棉睡衣太好穿!涼感親膚又可外出,日幣 4,990 就能入手
MUJI 爆紅麻棉睡衣太好穿!涼感親膚又可外出,日幣 4,990 就能入手
MUJI 爆紅麻棉睡衣太好穿!涼感親膚又可外出,日幣 4,990 就能入手

夏天要找一套能睡也能出門的衣服不容易,直到我穿上 MUJI 新出的麻棉睡衣,才知道什麼叫做「一穿就愛上」。這款用再生萊賽爾混麻製成的套裝,透氣不悶、寬鬆好活動,還有口袋設計與小翻領剪裁,完全不像傳統睡衣。整套日幣 4,990,CP 值太高,難怪在社群上爆紅成「最時尚的睡衣套裝」。

無印良品全新麻棉混紡睡衣

無印良品「女款 天然涼感 萊賽爾麻短袖睡衣(淺米色)」4,990日圓(含稅)

無印良品全新推出的「萊賽爾麻短袖睡衣」。

材質採用60% 再生纖維(萊賽爾)+ 40% 麻,兼具舒適與透氣感。

一般來說,純麻材質的服飾價格較高,但這款因為加入了萊賽爾纖維,讓價格更加親民,整套不到 5,000 日圓,CP 值相當高!

160cm / 著用 L 號

正如名稱中的「接觸涼感」,穿上後感覺乾爽涼快,舒適透氣

原本在 M 號和 L 號之間猶豫,但為了穿起來更放鬆,最終選擇了比剛好尺寸更寬鬆的 L 號

整體版型偏寬鬆舒適,但褲長設計較短,不會拖地,活動起來更加方便。腰部的鬆緊帶也可以調整長度,即使覺得有點鬆,也能輕鬆調整到最合適的狀態!

不只是睡衣,當外出服也超實穿!

這款睡衣還有一個超棒的優點——不只能當居家服,當外出服穿也很合適!

透氣涼爽的麻材質不僅讓人在悶熱的夜晚感到舒適,在炎熱的夏天作為日常穿搭也非常實用

上衣設計帶有小翻領,減少了傳統睡衣的感覺,搭配小可愛或內搭背心,整體造型自然又時尚,根本沒人會發現你穿的是睡衣!

這款褲子的左右還貼心設計了口袋!

無論是在家裡放手機,還是當作外出服使用,實用性都大大加分

此外,這款睡衣褲還保留了寬鬆的高腰設計,活動起來非常自在,無論是蹲下還是坐下,都不會感到壓迫,穿著起來舒適又放鬆!

需要注意透膚問題

這款睡衣共有煙霧綠(Smoky Green)與淺米色(Light Beige)兩種配色可選。

這次我選擇了淺米色,但在官方線上商店的評論中,看到許多買家提到:「淺米色會有些透膚感」。

試著對著光線觀察,確實有透膚的情況,如果介意的話,建議選擇內搭或考慮深色款會更安心!

不過,由於版型較為寬鬆,以睡衣來說,我個人覺得透膚問題不算太明顯,不會影響穿著感受。

但如果要當作外出服,透膚感還是有點在意,因此我會搭配內搭安全褲來提升安心感。

作為睡衣來穿,當然也是超級優秀的選擇!

MUJI 爆紅麻棉睡衣太好穿!涼感親膚又可外出,日幣 4,990 就能入手

過去夏天我通常會選擇短袖短褲的睡衣,但常常因為冷氣直吹而覺得太涼。

這款睡衣的長褲設計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能夠避免下半身受涼,這點讓我特別喜歡。

此外,穿著長褲外出倒垃圾或接收包裹,相比短褲來說,更加自在、不會有過於隨意的感覺。

材質柔軟親膚,透氣不悶熱,作為睡衣來說表現非常優秀。

穿過之後真的太喜歡了,甚至想要再買一套,一套當家居服,一套當外出服

◎本文經 Roomie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iwas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