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人能舉起倒塌的大樓、打敗哥吉拉等級的怪獸,現在還能撐起票房!
由大衛科倫斯韋主演的全新《超人》重啟電影,在上映首週末就在北美飛出 1.22 億美元的票房佳績,成為今年第三大的開片成績,僅次於《MINECRAFT麥塊電影》(1.62 億美元) 與《星際寶貝》(1.46 億美元)。
國際市場的反應則略低於預期,來自 78 個市場的票房為 9,500 萬美元,使得全球總票房達到 2.17 億美元。票房觀察家指出,對於《超人》在美國市場起步更強勢並不意外,畢竟這位角色的口號就是「真相、正義與美國之道」,堪稱最具星條旗精神的英雄。
票房顧問公司 FranchiseRe 的負責人大衛 A. 格羅斯表示:
「超人一直被視為美國的象徵,而目前在世界某些地區,美國的形象並不特別討喜。」

華納兄弟與 DC Studios 在這部片上押注甚大——不只是因為製作成本高達 2.25 億美元,還花了大約 1 億美元宣傳。《超人》是 DC 宇宙重啟後的首部作品,肩負著為整個全新宇宙點燃火種的重責大任。接下來將於 2026 夏季上映的是《超少女》,另有新版《神力女超人》和《黏土人》正在籌備中。
詹姆斯岡恩與彼得薩佛朗在 2022 年接掌 DC Studios,此前的 DC 電影宇宙已因《閃電俠》、《水行俠與失落王國》、《沙贊!眾神之怒》與《藍甲蟲》的票房慘敗而徹底崩盤。

影評與觀眾對《超人》給出正面評價,在爛番茄獲得 82% 好評、CinemaScore 則給出 A- 的觀眾分數。這樣的口碑表現為重拾 DC 粉絲信心邁出第一步,也似乎是對岡恩相較查克史奈德風格更明亮、更具逃脫幻想色彩的敘事風格所給予的肯定——後者先前在《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和《正義聯盟》中打造的是偏陰鬱、沉重的世界觀。
本片的觀眾年齡也明顯偏低,25 歲以下觀眾佔了首週末觀影人次的 28%。
格羅斯指出:
「岡恩並未仰賴明星卡司,真正撐起這部片的是故事與導演功力,這是一則原點級的超級英雄故事:一個有缺陷、內心掙扎的小人物,試圖用他的力量對抗邪惡,這個架構歷久彌新,人人有感。」
對《超人》來說,口碑將會是延長票房壽命的關鍵。畢竟,對於一部以超人這種辨識度極高的角色為主角的作品來說,要有亮眼開片並不難,但能否持續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才是整個夏季檔的真正考驗。我們已見識過漫威的幾部大作如《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首週末 1.06 億)與《美國隊長:無畏新世界》(總統節假期開出 1 億)如何在開局氣勢如虹後急速崩跌。

回顧上一部「超人」獨立電影,是 2013 年由亨利卡維爾主演的《超人:鋼鐵英雄》,當年開出 1.16 億美元的首週票房,最終全球收下 6.7 億美元(未經通膨調整)。考量時間已過十年,華納顯然希望這部新作能超越當年的成績。
《超人》在 IMAX 廳的表現亦不容小覷,北美票房中有 1,910 萬美元來自 IMAX(佔比 15.6%),全球則貢獻 3,040 萬美元。IMAX 對於特效大片愈發重要,除了票價較高,沉浸式的大銀幕體驗也更能吸引觀眾走出家門。
《超人》也延續了華納兄弟近期的票房佳績,繼《MINECRAFT麥塊電影》、《罪人》、《絕命終結站:血脈》與《F1:電影》後再添一樁成功案例。這些強檔作品為華納洗刷了《米奇17》、《黑道中人》與《小丑:雙重瘋狂》等票房慘敗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