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超人》能拯救 DC 嗎?華納 CEO 曾與巨石強森討論這個話題,卻因為《黑亞當》賠錢而草草結束
【幕後】《超人》能拯救 DC 嗎?華納 CEO 曾與巨石強森討論這個話題,卻因為《黑亞當》賠錢而草草結束
這是一隻鳥、這是一架飛機⋯⋯ (It’s a bird! It’s a plane!) 這次,華納兄弟真正希望它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超人》。
過去 25 年裡,華納一任又一任高層信誓旦旦要讓 DC 漫畫的英雄們飛起來,但不論是換戰略、找導演還是重新啟動,每一波改革最終都陷入內耗、自我重複與觀眾疲乏。儘管超人、蝙蝠俠、神力女超人在漫畫界是舉足輕重的神級角色,他們在大銀幕上卻始終無法複製漫威宇宙的奇蹟公式。
如今,華納又一次按下重啟鍵——這次他們說,是最後一次。而這部由詹姆斯·岡恩執導的《超人》,就是新 DC 宇宙的起點。
華納高層期望《超人》全球票房能超過 5 億美元——雖然遠不及漫威動輒破十億的大片,但以一般標準來看,仍稱得上一部強片。更關鍵的是,華納需要觀眾愛上這部作品,並對後續內容產生期待,因為這部電影正是全新 DC 電影宇宙的起點。接下來將推出《超少女》衍生作、《綠光戰警》影集,以及多部《蝙蝠俠》新片。
這次改革的推手,是華納母公司「華納兄弟探索」的執行長大衛札斯拉夫。他接手後多次對外強調 DC 是公司最具成長潛力的資產,但多年來 DC 的發展就像四分五裂的公家機關,各自為政、缺乏核心方針。
札斯拉夫上任後動作不小,據傳他曾經接觸漫威總裁凱文費吉,試圖游說這位漫威宇宙的總設計師轉戰 DC 陣營。雖然這項計畫無疾而終,但從這件事就看得出,華納內部對重振 DC 有多焦慮。
更敏感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札斯拉夫曾否決一部由作家塔哈尼希西科茨編寫、以民權運動時代黑人超人為主角的劇本。他認為這樣的題材「過於政治正確」,難以成為市場主流。

為了更徹底重組 DC,他也展開了一連串諮詢,包括與演員兼摔角選手巨石強森進行會談。但這段對話,最終也隨著強森主演的《黑亞當》票房不如預期而草草結束。
這一連串動作都在為一個更大膽的組織調整鋪路:查斯拉夫決定把 DC 的所有項目——電影、影集、動畫、授權、遊戲——統一交由一個團隊負責,正式結束過去「蝙蝠俠歸蝙蝠俠、神力女超人走神力女超人」的碎片式營運模式。
《超人》就是這套新機制下的第一部作品。這次的選角走低知名度路線,由大衛科倫斯韋主演,預算控制在 2.25 億美元左右。故事設定也反映岡恩的一貫風格:將英雄與現代社會價值碰撞,試圖為這位 1938 年誕生的漫畫始祖找到現代觀點的共鳴點。

根據映前調查,《超人》在北美開片週末票房有望突破 1.25 億美元——這個數字看似漂亮,但也令人回想起 2006 年的《超人再起》與 2013 年的《超人:鋼鐵英雄》當年也有類似的好開局,最終卻因角色塑造過於單調或太過暴力而被觀眾冷落。相比之下,漫威 2008 年的《鋼鐵人》開創整個宇宙時,所引發的正面情緒與好奇心,至今仍讓人懷念。
這次觀眾會買單嗎?28 歲的漫畫迷 Loren Schroder 就在《超人》首映紅毯旁觀察演員合影,感性地說:「火炬已經交給詹姆斯·岡恩了,這是他證明自己的第一步。」
岡恩過去在漫威宇宙靠《星際異攻隊》嶄露頭角,他接手後曾說「過去沒人好好在管這台印鈔機」。這回擔任 DC 影業總監,同時還身兼編導,他的表現自然會被放大檢視。
儘管蝙蝠俠的漫畫與周邊商品銷量較高,但超人依然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漫畫超級英雄,也始終是公眾對 DC 整體印象的定調角色。曾在 DC Comics 擔任執行總編與聯合發行人的丹迪狄奧表示:「只要超人能運作起來,觀眾就會覺得 DC 整體都沒問題。」

如果《超人》票房真能超越《雷霆特攻隊*》與漫威即將上映的《驚奇4超人》,那麼 2025 將會是 DC 自 2008 年以來,首次全面超越漫威的一年。
目前新版《超人》評價優異,詹姆斯岡恩野心也沒有打住,表示正在思考推出「卓越先生」和吉米歐森的衍生影集。題材與故事深不見底,就看觀眾給不給機會去挖掘了。
畢竟,DC 宇宙並不缺英雄,只缺一個對的起跑點。現在,全世界都在看,這一回超人能不能真的「一飛沖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