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ith-text
掌握台日新鮮單品好物 隨時推給你!立即追蹤

用比起手機更像是相機的Xiaomi小米「15 Ultra」,將平凡日常變成「美好回憶」

用比起手機更像是相機的Xiaomi小米「15 Ultra」,將平凡日常變成「美好回憶」
用比起手機更像是相機的Xiaomi小米「15 Ultra」,將平凡日常變成「美好回憶」
用比起手機更像是相機的Xiaomi小米「15 Ultra」,將平凡日常變成「美好回憶」

「明明是為了『享受』才買了無反相機,結果現在卻淪為單純的工作用器材了。」那可是我人生中第一台屬於自己的相機啊。明明一開始還因為按下快門的樂趣,以及沖洗出來的照片之美而感動不已……。就在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些事。某天,遇見了這傢伙,讓我再次找回了對相機與攝影的熱情!

其實,它並不是相機喔

Xiaomi 小米「15 Ultra」199,800 日圓(含稅)

這台讓我重新找回攝影樂趣的名機,就是「小米15 Ultra」。

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驚人的纖薄設計。最薄的地方甚至不到 1 公分!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台「相機」其實是智慧型手機。

一般相機通常只搭載一顆鏡頭,但小米15 Ultra 竟然配備了 4 顆鏡頭!

因此,從超廣角到超過 100mm 的長焦段,都能以極高畫質進行拍攝。

這種成像表現連我自己都大吃一驚。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確實可以拍出高解析度的照片,但這完全是不同層次的。

物理快門按鍵、錄影啟動鍵、變焦桿,甚至還有自訂轉盤通通具備,這根本可以說是「相機型態的手機」了吧!

為什麼說它不是「手機」而是「相機」?

首先讓我震撼的是它的望遠性能。

通常要達到 100mm 左右的望遠焦段,鏡頭的體積都會像個小砲管一樣,但這台卻能在這種小體積下,拍出極度清晰的望遠畫面。

留意 IKEA 標誌

不敢相信吧?左右兩張照片其實是從同一個位置拍攝的。這種望遠性能與解析度,真的超乎想像。

此外,鏡頭的性能和色彩表現也非常出色。那也是因為,它是由 Leica 萊卡監修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萊卡」是來自德國的超老牌高級相機品牌,一台機身加鏡頭隨便就要價 200 萬日圓起跳。

實際拍攝出來的成品,雖然與萊卡本家的色調並不完全相同,但拍出來的質感根本不像手機拍攝,呈現出一種濕潤而細膩的效果。

只看預覽畫面就已經讓人無言,驚嘆不已。

這種驚豔感,不只是來自色彩表現,還包括操作手感。

操作相機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按下快門那一刻。

「咔嗒」一聲的回饋,真的是讓大腦瞬間融化的感覺。超爽!

而「小米15 Ultra」能讓你在手機上也體驗到這種手感。

取景、對焦、按下快門,咔嚓,完成拍攝——這一連串的動作,透過這台手機就能完美實現,讓攝影樂趣無比加倍。

有機會的話,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到實體店試試看。剛好小米最近也在關東地區開了實體店。

「高級相機卻超輕便」的奇妙體驗

把「小米15 Ultra」當作相機來看,更能體會到它的輕便。

因為它根本不像在「攜帶」相機,而是自然地隨身存在。

畢竟它是生活必需品的手機,隨時都在口袋裡,想拍就拍。

不像一般相機那樣還要特地「拿出來開機」這種繁瑣動作。快速從口袋掏出、直接拍攝,畫質又一流。

與一般手機不同的「相機級實力」

雖然說了這麼多,不如直接看看樣張吧。

質感濕潤的畫面表現⋯⋯

微距模式下水滴也清晰可見。

如同電影鏡頭般,能確實捕捉到陰影區域。

人像模式下的自然散景也非常精彩。

每天習以為常的街景,在這台相機下,竟然都變得帥氣有型。

彷彿自己的感性被不斷打磨、提升。

手機來說是否太笨重?

當然,從手機的角度來看,「小米15 Ultra」確實算是大台。

不過,它的握把與攝影配件其實是可以拆卸的。取下後,外型就變得意外地俐落。手感大概與 iPhone 16 Pro Max 相當,重量感也差不多。

雖然仍屬於大機型,但完全能接受。

平日可以拆下握把,保持極簡風格;到了假日再裝上握把,好好享受攝影體驗。這樣切換使用方式,完美融入日常生活。

配備了現時最新的高效能晶片,操作速度極快、滑順。

小米自家的 Hyper OS 系統運行也十分流暢,從一個資深 3C 控的角度來看,完成度可以說是數一數二。

它讓我想起了攝影的樂趣。

用比起手機更像是相機的Xiaomi小米「15 Ultra」,將平凡日常變成「美好回憶」

小米15 Ultra」不僅機動性超高、操作輕鬆,照片品質也無可挑剔,還能帶來物理按鍵操作的樂趣。

走在街上,看什麼都覺得像是攝影題材——就像當年第一次買無反相機時,心中充滿的興奮感。

每個人的「攝影樂趣」定義不同,但我想,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特別的一天固然值得記錄,但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其實才是美麗又稍縱即逝的寶貴時光。

15 Ultra

【Xiaomi 小米】15 Ultra

16/512 GB

NT $34,999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 MasakiNonaka。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托特包容量大、好裝東西,但沒有隔層總讓人一翻包就陷入混亂。幾年前我入手了宜得利的「袋中袋」,從此包包內部像被整理師改造過一樣整齊。無論出差、旅行還是日常通勤,它都幫我清楚分門別類,一用就是五年,實用程度遠超想像。

NITORI 宜得利的「袋中袋」

NITORI 宜得利「多功能收納袋中袋」319 日圓(含稅)

就是 NITORI 宜得利「多功能收納袋中袋,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有很多口袋的包包。

另一個吸引人的特點是小巧的尺寸,寬 28 × 深 4 × 高 26 公分。

厚薄度是這樣的

我喜歡托特包,在工作和私人場合都使用各種材質的托特包,但是幾乎所有的托特包都沒有隔層

對於「不擅長整理收納的人」來說,這增加了整理的難度,導致包包內部凌亂的情況無法避免。

外側有 3 個口袋
整理包包從此不再亂!宜得利熱銷「袋中袋」5 年真實愛用心得

另一側有2個,總共5個!

但是,使用這款內外都有很多口袋的包包,不僅可以讓外觀看起來整潔,還能輕鬆實現固定位置管理

非常適合旅行和去健身房

內部隔層是這樣的

可以將不會立即使用的物品放在內側將經常拿取的物品放在外側

我在出差、旅行或去健身房的日子裡,會將擦汗紙巾、牙刷、保濕用品和眼鏡等物品放在裡面。

口袋可以讓你直立存放物品,所以使用時一目了然知道什麼東西在哪裡,非常棒。

外側口袋放補擦用的防曬霜。

在旅行中,只需攜帶這個包中包到洗手間或溫泉的更衣室也很方便。

有和沒有,差別如此之大

比如上班的日子,沒有袋中袋時就是這個樣子。

已經分不清什麼東西在哪裡了,而且走路或在電車上被人群擠來擠去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凌亂,真是痛苦。

使用袋中袋後,就是這種狀態!

因為有拉鍊而且看不到內容物,所以看起來非常整潔。

錢包、飲料、記事本、遮陽傘等想要立即取出的物品的位置變得清晰明瞭。

整理電腦周邊設備也非常合適

攜帶電腦周邊設備時也很有用,布料蓬鬆柔軟,所以可以放心攜帶

外側口袋可以放入容易忘記放在哪裡的名片和圓珠筆。

如果總是放在同一個位置,就不會在客戶那裡手忙腳亂了。

不容易顯髒

就像這樣,這個袋中袋在工作和私人場合都被我用得徹底。

大約 5 年半前購買時,我想著「是白色帆布材質,可能很快就會髒……」,

材質:棉 聚酯纖維

但可能是因為象牙色的絕妙色調,這款包包不容易顯髒

即使髒了,也可以整個直接清洗,口袋和包底都能洗乾淨。

保固期是 1 年,所以如果使用起來有困難了,我打算再買一個,今後也會繼續大量使用它。

*本文根據 2023 年 8 月 29 日首次發佈時的資訊重新編輯,請查看品牌官方網站以了解最新產品資訊。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 ROOMIE 編集部。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