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是耳機,其實幾乎所有 3C 產品都有一個共通難題:功能太多、設計太多樣、價位跨度又超大,根本很難決定要買哪一款。如果只是通勤時用手機聽個音樂,似乎又不需要專業等級的高規耳機,買太好反而覺得有點浪費。但話說回來,還是會忍不住希望音質「至少要不錯」,畢竟聽起來舒服才是重點啊……
要是是拿來「純粹聽」的用途,那就選 Sennheiser 準沒錯!

Sennheiser「HD 450SE」15,800 日圓(含稅)※為購買當時的實際售價
我是在大約兩年前購入這款 Sennheiser 的無線耳機「HD 450SE」的。那時候我用了超過五年的 Marshall 耳機終於壽終正寢,才決定要換一副新耳機。
一開始其實是因為外型太可愛,原本有考慮一間叫做 AIAIAI 的品牌,
但看上的那款型號價格接近 3 萬日圓,實在有點超出預算,只好暫緩下來好好評估。
後來我問了幾位身邊的 DJ 或 3C 裝備控的朋友:「如果只是用手機聽音樂,推薦哪款無線耳機?」
大家最多人推薦的,出乎意料地是——Sennheiser。
音質跟 CP 值都超讚的!

最後選了 Sennheiser,真的大大選對了!
我平常聽音樂沒有特定類型,都是想到什麼就聽什麼,但不管是哪種曲風,這副耳機都能把低音到高音的層次呈現得很平衡,聽起來非常舒服。
就連聲音比較低沉的 Podcast 主播,用它來聽也能不用特別調大音量就聽得清楚,表現真的讓人滿意。

而且最重要的是,價格親切、入手門檻不高。
我買的這款「HD 450SE」,其實是標準款「HD 450BT」的 Amazon 限定配色版本。
我當時的入手價格是 15,800 日圓(含稅),以這個表現來說,真的非常划算。

順帶一提,「HD 450BT」的原價是 24,200 日圓(含稅),而我查詢本文撰寫時的價格,官方商店正在特價約 25% 折扣,為 18,200 日圓(含稅)。
建議可以鎖定特價檔期入手,會更划算。
這款耳機也有內建麥克風,可以用來免持通話或參加線上會議,不過從對方的反應來看,語音收音似乎會有點遠遠的感覺,可能不是它的強項,但基本使用還算堪用。
讓人完全沉浸在音樂裡

和耳機相比,耳罩式耳機最明顯的優勢就在於:它能完整包覆整個耳朵,有效隔絕外部噪音,讓人更容易沉浸在音樂世界中。
像我自己就有發現,當把主動降噪功能關掉時,還是會聽到一點像「轟──」那樣低頻的環境雜音;但只要一開啟降噪功能,那些聲音瞬間就變得非常微弱,幾乎聽不見了。降噪效果非常有感,適合需要專注或想靜靜聽歌的時候使用。

柔軟的合成皮革耳墊尺寸偏大,能完整包覆整個耳朵,配戴起來非常服貼舒適。
長時間配戴下來,有時候頭頂接觸耳機頭帶的部位(像是髮旋那一帶)會稍微有點壓迫感或不適,
但耳朵本身幾乎不會感到疼痛或壓力,整體舒適度算是表現不錯。

不過相對來說,夏天戴久了可能會有點悶熱或出汗,但好在這款耳機的耳墊是可以單獨更換的,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後變舊或損耗,只要更換耳墊就能繼續使用,不需要整副重買,維護成本也比較友善。
另外,耳罩部分可以向內折疊,收納起來體積不算大,外出攜帶也算方便。
續航力表現優秀

只需要充電約 2 小時,就能使用最長約 30 小時,續航力表現相當不錯。
充電線使用的是現在主流的 USB Type-C,也很方便整合其他裝置的線材。
我自己平常主要在搭巴士通勤或早晨散步時使用,大約每 3~4 天充一次電就夠了,不需要每天充,使用起來輕鬆又省事。

當電量開始下降時,耳機會每隔一段時間播報語音提醒,例如「between 6 and 12 hours play time(剩餘使用時間 6~12 小時)」這類提示(代表電量低於 45%)。
雖然會忍不住想吐槽:「都還能用 6 小時了,不用一直提醒我啦……」
但說實話,有這樣的語音提醒也算貼心,能有效防止忘記充電導致臨時沒電的窘境。

對我來說,只要音樂聽起來舒服、自然就很足夠了,而這副耳機的音質完全有達到我的期待,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不過如果要說的話,我個人會更喜歡頭帶再貼合一點的設計,現在這個頭帶雖然不算不舒服,但若能更貼合頭型,長時間戴起來應該會更穩定、也更舒適。
◎本文經 Roomie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高橋真紀
延伸閱讀
- 無論運動還是日常通勤都超舒適!JBL「開放式無線耳機」真的讓我一試成主顧,再也離不開了!
- 通勤、旅行的完美選擇!EarFun「TunePro 降噪藍牙耳機」舒適耐聽、續航力超強!
- 無線耳機入門首選!EarFun「Wave Pro 耳罩式降噪藍牙耳機」80小時續航力、不俗的音質&降噪表現,不到一萬日圓的就能無痛入手
- 兼具輕盈與服貼度!有了SONY索尼「LinkBuds Fit真無線降噪耳機」,耳朵再小也能自在配戴無線耳機
- 戴了就捨不得摘:Nothing「Ear open 開放耳掛式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來的全新聆聽體驗